第992章 布局河稷市(2 / 2)
干。”
高远感慨道:“是啊,可也没什么好办法,河稷市主平原,是汉江主要粮仓,农田是基本红线,不可能像其他市县去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只能在第一产业上下功夫,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要是没什么好政策,过些年,河稷市的经济一定会吊车尾。”
祁同伟深以为然。
河稷市之所以能有今天汉江全省经济第五的好成绩。
一是因为地处南方六市中心,是南方六市的中转枢纽,能顺带吃点好处。
二是时代红利。
八九十年代,温饱还在及格线上,这粮食就金贵一些,加上周边几个市抢着买,在价格上也就有些优势。
要是等过些年,交通越发发达,粮食产量也上来了,粮价就会变得平价化,所以经济下滑是一定的。
“得抓紧,想办法在第一产业上有所突破,否则难保这样的事情不会有下一次。
要是老百姓没有抵抗风险的能力,最终担子还是得落到政府头上。”
高远道:“谈何容易啊,既要保障全省人的肚子,又要从夹缝中寻求突破,难啊。”
祁同伟说:“万事都有一线希望,只是没有找对方法,咱们改革不就是探索吗,多探索,总会找到出路的。”
“这倒是,同伟,你一直在块块工作,比我们这条条工作的思维要全面一点,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好办法?”祁同伟抿了口茶,将自己放到河稷市市长的位置思考了一下。
河稷市的情况其实和当年汉东河口县的情况差不多,都是要给其他兄弟市做保障,在发展中向后半步。
不同的是河稷市要更大。
但在全省比例中,汉江可耕种面积却比汉东要小的多。
所以河稷市才如此受汉江重视,会出现粮食厅干部兼任副市长的例子。
全省耕地面积少,河稷市的担子也就更重。
想要掉头搞点其他东西,也就难上加难。
不过好歹有过相关经验,祁同伟只是琢磨了一下,便浮现几个主意。
“上次你不是收了老百姓的芽麦吗?我觉的可以尝试在河稷扶持几个酒品牌,做啤酒,白酒都行。”
高远摇摇头道:“不行,无论是做酒,做食品,还是饲料水产加工都试过了,实话实说,这么多年,钱花了不少,却从来没什么起色。”
“不起色的原因找到了吗?”
“一个是老百姓不买账,另一个是起步的晚,现在汉江的酒市场早就被外省品牌给瓜分了,其中占大头的就是你们汉东的一个品牌,叫河口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