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东门子(2 / 2)
好的目标。
东门子,1847年在柏林创立,1949年迁至慕尼黑。
其发展至今已有152年历史,自19世纪末起,便已在全球拓展业务,尤其在电力、通信、交通和医疗设备领域拥有深厚积累。
和华夏也很早就有交集,最早甚至可追溯到1872年。
1872年其乘着洋务运动的东风正式进入华夏,提供先进的直流电机和电报设备,也为华夏现代电信事业奠定基础。
同时还参与了当时多个“华夏第一”项目:
如,为魔都港提供蒸汽发电机,实现港口照明,在京都建设有轨电车系统与发电厂等等。
改革开放后,东门子也在华设立销售部,不过只是些零星业务,不成系统。
如果祁同伟能把这家企业拉进华夏,入住北山,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就是希望对方这次别忘了给冰箱门装个关门器。
“抱歉,维尔纳先生,我能否加入你们的话题。”祁同伟端着香槟,优雅地走向东门子掌门人维尔纳·东门子。
“荣幸之至。”维尔纳非常绅士的微微侧身,将祁同伟引入圈内。
“诸位,这位是来自华夏的市长,祁同伟先生,他此次造访德国,旨在欧洲寻求合作的机会。”
维尔纳将祁同伟一一介绍给他正在交谈的几位朋友,祁同伟礼貌地与几人握手寒暄。
随聊了一会,在一个话题结束的间隙,祁同伟趁机向维尔纳发问:“维尔纳先生,您如何看待我们华夏的市场前景?”
维尔纳手一摊,点头肯定道:“还不错。”
祁同伟追问道:“那么,您有没有考虑在华投资建厂呢?”
维尔纳答道:“有,不过目前仍在考虑之中。”
祁同伟关切地问:“考虑?是有什么顾虑吗?”
维尔纳点点头,说道:“没错,”
“能不能说一说?”
“消费水平。”维尔纳很直白的说:“尽管华夏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在消费我们西门子产品方面,仍未达到我们建厂的预期。
例如,冰箱、洗衣机和手机,根据我们的市场调查,大多数人并没有强烈的购买意愿。
这背后的原因,祁先生想必也清楚——收入。
他们的收入水平尚未达到能够广泛购买这些产品的程度,我认为暂时没有建厂的必要,有几个销售点已经足够满足我们在华的销售工作。
建厂,就...太奢侈,祁,抱歉,我的话可能...有些伤人,但,事实的确如此。”
祁同伟轻笑道:“维尔纳先生,您不必向我道歉,我觉得您应该向东门子的创始人冯道歉。”
“什么?”维尔纳有些错愕。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