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大理天龙寺(2 / 6)
一下,秀眉微挑,下意识地纠正道,“邱师弟,大理国早已覆灭近百年,你怎么去啊?”
她虽常年居于峨眉,但身为大弟子,对时局变迁还是有着基本的了解。
“名称不过是个代号,何必如此认真。”
邱白浑不在意地摆了摆手,看了眼静玄,笑着说:“我知道那是哪里就行。”
“好吧”
静玄见他态度坚决,只是点了点头,简洁地回了声,便恢复了那副沉静少语的模样,抱着剑,默默跟在他身侧。
既然目标已定,两人便不再耽搁。
下了峨眉山后,取道成都,然后沿着历史悠久的建都道一路向南。
这条官道是连接四川与云南的重要通道,虽然处于元廷统治之下,沿途关卡盘查严格,但客观上确实铺设了驿站,方便了商旅和官方的通行,比起翻山越岭,无疑要便捷安全许多。
时值初春,万物复苏。
沿途的景色与北方大不相同,也与江南水乡的温婉迥异。
蜀南滇北的山峦更加奇峭秀美,林木葱茏欲滴,溪流纵横交错,清澈见底。
山间时常云雾缭绕,如同仙境。
偶尔能看到当地人在田间劳作,或者赶着马帮从旁经过,带来一阵清脆的铃铛声。
就这样,一路无甚大事,花费了一个半月的时间。
他们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羊苴咩城。
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大理国都城,如今只是大理路的治所。
站在那明显带有中原建筑风格,却又融合了某些地方特色的城门外。
邱白抬头,看着城墙上斑驳的痕迹,还有往来行人中夹杂着的异域面孔,心中还是不免生出几分感慨。
元廷的铁骑以武力横扫四方,摧枯拉朽般覆灭了一个又一个政权。
但在征服之后,尤其是忽必烈决定推行汉法以来,其对庞大疆域的控制力和文化同化能力,确实不容小觑。
眼前这座城池,除了部分居民的服饰、口音还保留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外。
整体的城市布局、建筑风格乃至市井气息,已经与中原内陆的许多城市没有太大区别了。
城内内的街道还算宽敞,商铺林立,贩夫走卒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显得颇为热闹。
他们寻了一间看起来还算干净整洁的客栈,要了两间相邻的上房,将随身行李安顿下来。
傍晚时分,两人下到一楼大堂用晚饭。
大堂内人声嘈杂,各色人等汇聚于此。
邱白点了几个当地特色的小菜,一壶清茶。
“小二哥,跟你打听个地方。”
等待上菜的间隙,他叫住一个忙碌穿梭的年轻店小二,状似随意地开口问道:
“你可知道,这天龙寺在城外的哪个方位吗?”
“天龙寺?”
那店小二看起来不到二十岁,听到邱白的问话,愣了一下,脸上露出十足的茫然之色。
他挠了挠头,用带着浓重口音的官话回道:“客官,您是不是记错名字了?”
“小的在这羊苴咩城里长大,城里城外的寺庙道观不敢说全知道,但有名有号的也都去过。”
“可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天龙寺啊。”
他努力想了想,补充道:“城外最有名的寺庙,就是点苍山脚下那座崇圣寺了,香火很旺的。”
“客官您要是想拜佛,可以去那里。”
“崇圣寺?”
邱白闻言,也是微微一怔。
天龙寺,在大理国时期,那可是皇家寺院,地位尊崇,声名远播,多位国王在此出家为僧,在武林中也有着赫赫威名。
怎么到了如今,连本地土生土长的年轻人都不知道了?
难道自己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