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枪杆子笔杆子秤杆子(2 / 5)
眠卧不足!
』”
“先帝闻歌,勒马唤农夫问曰:
“此歌何人所作?
“答曰:乃卧龙先生所作也。”
“……”
“……”
食肆众人很快便全部入了神,静静倾听。
闻得先帝再访丞相而不遇,无不嗟吁而叹,又对武功盖世、威风无两的关侯、张侯喜爱赞叹,觉此二公变得平易近人起来。
就在此时,食肆中的皂衣小人,乃自小舍中捧出新出不过三月,便已风靡整座成都的奢侈饮品,单独奉予阁楼上的达官贵胄。
众所周知,朝廷新设茗官。
一如盐官、锦官、铁官、铜官。
茗官产茗。
茗有九品。
奉上阁楼的茗饮,据说乃是大汉三公九卿、达官贵胄才有资格饮用的三品茗饮。
此茗滋味如何?
除阁楼上达官贵胄,无人知晓。
围在说书人台下的豪富,纵使家财万贯也无缘得饮。
往往一掷百千钱,才能购得一杯四品茗饮。
四品茗饮,则是属于二千石太守校尉品阶之物。
食肆一日仅提供二十杯,出价高者得之。
到了五品茗饮,便是对应县令、县长品阶之物。
一日仅供四十杯,亦由食肆众客竞价而得。
唯有六品茗饮,食肆定价限量供应。
一日二百杯。
一杯五十钱。
这便是两石粮食的价钱了。
无日不是一经捧出便直接售罄。
阁楼之下,往往有年轻的豪富一掷万钱,只为求一杯所谓三公九卿才能一饮的三品茗饮,想沾沾官气,却为食肆所拒。
但被拒归被拒,这种为一杯香茗一掷万钱的豪气,很快便让他们在成都豪富圈子里声名鹊起。
这便又引来许多青年争先效仿。
但不论这些才俊出价多高,甚至有人出到两万一杯,三品香茗仍然不对阁楼以外之人售出。
到最后,许多豪富子弟便只能退而求其次,竞价抢购四品香茗。
食客只道此饮入口先苦后甘,较之寡淡无味、生涩苦口的井水,简直天上地下,云泥之别。
纵使较来自西域的蒲桃美酒,都别有一番风味。
蒲桃美酒是什么概念?
当年孟达之父孟佗,以蒲桃酒一斛献与中常侍张让,不日便被拜为凉州刺史!
曹丕曾经作诏曰:
『华夏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桃…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
作为帝王,在自己下的诏书中,不仅谈吃饭穿衣,大谈自己对葡萄和葡萄酒的喜爱,还说只要提起葡萄酒这个名,就足以让人唾涎,更不用说亲自喝上一口。
事实上,毫不夸张地说,蒲桃酒就与同样来自西域的胡椒一般,价比黄金。
一粒胡椒真等于一粒黄金。
一杯蒲桃酒也近似一杯黄金。
而如今这风靡成都的香茗,尤其是品级三级以上的香茗,才出现不过数月,便已经有了胡椒、蒲桃酒一般无二、令许多豪家富户愿意为之豪掷千金的魅力。
待第一轮香茗竞价结束,说书人自桌子上端起一杯寻常的六品香茗饮一口,才继续说书:
“却说先帝再访丞相不遇,欲三往访之。
“关侯曰:主公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孔明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主公何惑于斯人之甚也!
“先帝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往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
“张侯曰:主公差矣,量孔明乡野村夫而已,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主公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将他捆缚过来!
“先帝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今无礼过甚!
今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