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朱提铜矿,大汉国运(3 / 5)

加入书签

p>以董允的智慧,哪里不知道天子这是在赌虽说如今看来,这场赌局的贏面很大。

但万一呢

万一最后走到难以为继那步,大汉又当如何是好

天子信誉、国家信誉一旦丧尽,那三兴大汉就真的是镜中,水中月了。

刘禪自然看出了董允眼中忧虑,继续出言安抚:

“国家財赋,无非开源节流。

“如今的国家举债是开源。

“將作监所发明、改制的铁犁、龙骨水车是开源。

“分遣农官向百姓普及轮作、围田之法,是开源。

“北伐东征以来,获得田地、兵甲无数,是开源,俘获牲畜、兵民二十余万,为大汉民屯,垦殖荒芜,亦是开源。

“此外…尚有一事,朕一直未与诸卿言说。”

原本犹在沉思的眾臣,闻得天子最后之那句话,目光齐刷刷聚於天子身上。

刘禪不疾不徐道:

“朕年少时,常外出观游。

“至南安(乐山),闻朱提常有商人携其地私铸铜钱至彼处购求盐米诸物。

“更有甚者,於彼处豪富手中以私钱置换蜀直百,再至成都锦官城换购蜀锦,获利颇丰。”

董允微微蹙眉。

朱提地处南中,蛮汉杂处,虽在大汉治下,但山高路远,统治向来薄弱,民间私铸钱幣之事实属寻常。

以私钱在当地富豪那里换蜀直百再到成都买蜀锦,也几乎是眾所周知之事,朝廷虽知之,犹纵之,也算是开源之一了。

而这些朱提商人之所以要与南安豪富换蜀直百,便是朝廷早已立下法度,私铸钱幣乃是重罪。

但此法也就在成都附近可以维持,其他地方,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金银天然是货幣,而在这时候,铜出產量不多,也是贵金属,同样是天然货幣。

私钱也是铜,只要钱幣的含铜量过得去,自然能在民间流通。

“去岁,朕苦於国家乏財,忽念及朱提私钱一事,彼处既有私钱,自有铜矿。

“朕便密令庲降都督(李恢),遣可靠精干之人,往朱提各处深山险壑细细探寻铜矿踪跡。”

诸葛乔、霍弋、法邈等人闻此俱是一愣,而又一喜。

陛下於此时言及此事,难道是朱提竟发现了铜矿

董允却是欲言又止,最后与费禕对视一眼,暗嘆一气后道:

“陛下远征在外仍虑国家財用,真乃用心良苦,臣等钦佩。”

董允说到这里,谁便都知道,这位侍中说『然而』了。

而果不其然,董侍中话锋一转:

“然而…探查朱提铜矿之事,臣等並非未曾虑及。”

“早於先帝在时,丞相总揽国家政务,囿於地小民贫,常忧国家钱粮困顿,於开源节流之事无不深究。

“朱提有私铸铜钱流通之事,先帝与丞相早已知晓,亦曾推断彼处必有铜矿產出。

“建安十八至二十年,丞相便秘密遣派过数批精於矿冶的吏员,借贸易或勘测道路之名,深入朱提、会无诸县细细查访。

“然而,歷次查探回报,结果皆令人失望。

“彼处確有一些零散小矿,却多为当地豪强或夷人部族把持,规模甚小,矿脉细弱,矿石含铜,亦是高低不一,且开採颇为艰难。”

言即此处,董允顿了顿,看向天子的目光变得更为恳切:

“陛下,开採矿藏,非仅有矿即可,需投入大量人力开凿巷道、支护矿洞、排水通风,更需设炉冶炼,耗费木炭无数。

“朱提地处南疆,山高林密,道路险阻,將开採出的矿石运出,再经冶炼成铜,其间人力、物力耗费之巨远超想像。

“据当年估算,即便倾尽那些小矿之利,所得之铜,其价值恐怕尚不足以抵偿开採、运输之成本。

“於国家財政而言,实属杯水车薪,得不偿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