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金融创新(2 / 5)

加入书签

p>

“围田之法,乃是在地势低洼、水网交织之处,沿滩涂湿地边缘修筑堤岸,將一片水域围拢,排乾內部积水,形成可耕种之田。

“此法能有效保障稻田水量,不易受旱涝影响,若管理得当,產量颇为稳定,远胜靠天吃饭、引水不易的普通水田。

“只是修筑圩岸,工程浩大,需调动大量人力物力,同样非是自耕小民所能为,多是豪族组织佃客、徒附进行。”

他顿了顿,才又补充道:“臣在秭归时,已发现沿江有些许大庄园以此法种稻,其田亩规整,禾苗长势確比平常水田旺盛。

“然此法於寻常百姓,比铸造耦犁踏犁更遥不可及。

“巫秭二县百姓,大多仍在山间坡地,依循古法,刀耕火种。

“或引山溪,或汲水灌溉,產量低而不稳。”

丞相尝躬耕於陇亩之上,最知百姓不易,最是看重农事、水利,所以他麾下一干得力府僚,同样对田亩耕作之事重视非常。

非是如此,大汉又安能凭区区一州之地,百万之民,而六出祁山与曹魏爭衡

而如法邈、张表、诸葛乔、霍弋等二代小辈,对民间具体疾苦虽也有关切,却未必有如费禕这般深入直观的了解了。

刘禪长出一气,道:

“费侍中所言俱是实情。

“利器虽成,推广维艰。

“但不论如何,事在人为。

“蜀中、关中、陇右之地暂且不论,巫县、秭归、夷陵新遭兵祸,百姓苦弱,巫县恰有横江铁索、沉江铁锥可融铸为犁。

“不如就此设下官匠坊,留隨军工匠一二百,优先为此三县编户打造踏犁、耦犁。

“此二物用料相对省,见效快。製成后,可以租借之形式,贷与无犁之民户使用。

“春耕已晚,农时已误,百姓犹可凭此种豆,聊以果腹。

“秋收后,或以少量穀物偿还,或为朝廷服役抵偿即可。

“此外,可晓諭三县豪强。

“朝廷可无偿发放曲辕犁、龙骨水车原型。

“凡有能力自行打造曲辕犁、龙骨水车、兴修围田者,朝廷可免其例行的一成加赋。”

巫、秭、夷陵三县,由于坚壁清野之故,没有三年缓不过来,为今之计,朝廷该考虑的不是如何从他们身上徵得更多赋税,而是让这三县的百姓能活下来。

此间豪强富户能多开点地,多种点粮,秋收后,朝廷便能直接向他们购粮,而不必从蜀中运来。

而粮產多了,粮价也会变低,再加上朝廷干预其中,平抑粮价,百姓便能以更公平的价格购入。

费禕立时应道:

“陛下圣明,此策大善。

“待臣返回巫秭二县后,便即刻著手处置。”

此事暂了,费禕又命侍从取来几卷简牘,奉至刘禪案前:

“陛下,此奏关乎此番东征將士之赏赐、抚恤,以及后续粮秣支应诸般事宜。”

刘禪展牘而观。

费禕继续稟报:

“去岁秋收,为筹备东征,蒋长史於蜀地诸富庶郡县行预征之法,加征一岁之赋,民间已有怨声。

“赖陛下神武,连战连捷,民心暂安,然成都府库虽未枯竭,今岁度支却已远远不足赏赐抚恤之用。

“今岁秋收,加赋诸郡县只能以三成赋税维持,此乃既定之策,无法更改。

“此番东征虽缴获吴人甲仗粮秣无算,然我军將士去岁、今岁因连番北伐东征,赏赐、阵亡伤残者抚恤之数亦是巨大如无底之洞……”

费禕一桩桩、一件件,將大汉財政税赋面临的严峻形势向刘禪铺陈开来,官寺眾人鸦雀无声,刘禪更是听得有一些些尷尬。

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这个天子在前线邀买將士人心,给將士们承诺的赏赐抚恤承诺得大方,发得也很大方,却是愁急了一眾负责后勤诸事的官僚属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