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没有人比孙权更懂射虎,没有人比孙权更懂占卜(3 / 6)
学术之一。
江表许多豪强子弟在取字时,已开始摒弃能代表儒家之德的『孝悌忠信,礼义仁勇』,而是取了个现下看来有些不伦不类,却蕴含天师道道韵的“之”字。
回到眼下,大吴天子何以要突然在分虎之席上,突然提到得道高人吴范,也就不言而喻了。
而果不其然,在众臣一阵诡异的默然不知何言后,坐姿有些恣肆无态的大吴天子,突然看向那位坐于末席之上,自吴范死后,江表之地最有影响力的观星大师。
这位道法大师每当有水旱灾害或寇匪作乱,他都能提前预测日期,无不应验。
孙辅觉得奇异,任命他为军师。
军中将士无不敬奉,唤为神明。
“太史丞精通太乙,能望天星之变推演天下之事,穷天象之要妙,术算不下吴范。
“不妨替朕算一算,眼下汉吴战事再起,气运于吴何如?”
太乙之术,乃是如今最高层次的预测学之一,与奇门遁甲、六壬神课合称『三式』。
主要功能是占测天象、国运,也能断灾,如水旱、兵灾、瘟疫,还能占测历史大势变迁。
因能测定王朝气运与天道规律,被视为帝王之学。
先前孙权将称帝,便是这位精通太乙道术的刘惇为孙权观星望气。
在众人瞩目下,刘惇站起身来,动作有些迟缓,先是向御座上的孙权深深一揖,而后微仰起头。
其人身在屋室之中,眼下更是白日青天,自是无法观星的,他却眉头微蹙,手指在袖中掐算,脸上浮现困惑与敬畏混杂之色,沉默许久。
孙权并不催促,只紧握酒杯,目光灼灼盯在刘惇脸上。
席间,徐盛、丁奉、留赞诸将,在大吴接连失利的压抑下,也不由得全部屏息凝神,等待这位精通太乙之术的太史丞推演论断。
陆逊垂眸,目不转睛盯着案上孙权所赐虎骨,无喜无忧,而步阐、诸葛恪这两个降将之子,则是一脸悲愤中带着几分忐忑。
终于,刘惇似乎完成了推演,收回望向屋顶的目光,再次面向孙权深作一揖:
“陛下,臣…近来夜观星象,确有所见。”
他顿了顿,似在斟词酌句,又似在回忆近日星象之变。
“紫微垣帝星稳坐中宫。
“其光虽为薄云所掩,然根基未动。
“只是…帝星侧畔,客星犯境,光芒虽不甚炽,却隐隐有侵扰主位之势。
“尤在南方井、鬼二宿分野,有星孛突现,其色赤红,自西扫东,乃兵戈大起,强宾压主之象。”
强宾压主?
孙权若有所思。
强宾自然便是刘禅。
但不论如何,主星仍在其位。
不及细思,刘惇继续出言:
“而最令臣不解者,在于北斗。
“璇玑玉衡,乃制衡四方之枢。
“今斗柄所指,虽依四时之序偏向东南,然其勺口之内,天枢、天璇二星光芒大盛,竟压其余五星,隐含杀伐之意……
“而勺口所向,非南,非东。
“却是隐隐指向北隅。”
“直指北隅?这是何意?太史丞不妨与朕明言。”孙权好奇心已经被撩拨了起来。
就连陆逊也抬起头,想看看这刘惇能讲出什么花来。
只见刘惇正色道:
“综合诸般星象气运,臣反复推演,此次吴蜀之争,星移斗转,牵动天下气运。
“其最终显现,乃是……乃是『天子自南伐北,真命天子得胜』之兆。”
“天子自南伐北?”孙权身体微微前倾,眼中疑惑更甚几分。
“蜀在西南,朕在东南,唯曹魏在北。
“自南伐北…自南伐北…太史丞之意,莫非此次吴蜀之战,曹魏会插手其中,不使蜀人逞凶得势。
“而朕将挥师北上,趁魏蜀交战之时,克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