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故人之姿(3 / 5)

加入书签

,又或者三万余石粮草最后报上去的只有一万石,那又是怎么个法?

所以,此言既表感激,也隐晦地希望这位刘姓将军能在大人物面前多为文氏美言几句了。

就在这时,文正身后那位年纪稍轻的老者上前一步,目光却越过了刘禅,直接在他身后的霍弋身上,语气带着几分激动和不确定:

“敢问这位少君,可识得南郡枝江的霍峻霍仲邈?”

霍弋闻言,神色微微一滞,而后先是看向刘禅,得到默许后,才跨前一步,拱手沉声道:

“子霍弋,字绍先。

“乡老所言,正是先父名讳!”

那老者闻此顿时眼前一亮,仔细地上下打量霍弋,最后声色既感慨又激动:

“原是仲邈之子!难怪有伯信、仲邈兄弟之姿!绍先,绍先,绍先人烈志,好字,好字啊。”

刘禅与霍弋、诸葛乔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显然有些意外,细想却又并不意外。

这霍姓老者口中的霍仲邈,便是霍弋之父霍峻,霍伯信则是霍峻的长兄霍笃。

在汉室衰微、群雄割据的建安之世,霍笃凭家族势力在乡里聚集数百人,组建地方武装,霍笃早亡,霍峻便接掌了家族部曲。

刘表死后,霍峻归附先帝,拜中郎将,先帝自葭萌南还,袭刘璋,留霍峻守葭萌城。

汉中张鲁遂遣将杨帛诱峻,求共守城。

霍峻对曰:『人头可得,城不可得。”

于是杨帛退去。

后来,刘璋遣将军扶禁、向存率万万人由阆水北上,攻围葭萌,一年不能下。

霍峻城中兵才数百人,伺扶禁、向存二将懈怠之隙,选精锐出击,大破之,斩向存首级。

先帝定蜀,嘉霍峻之功,分广汉为梓潼郡,以霍峻为梓潼太守,领裨将军,在官三年而卒,还葬成都。

先帝甚哀,诏丞相曰:『峻既佳士,有功于国,欲行酹于墓。』

之所以要问丞相,便是因为此举于天子而言已有些不合礼法,但丞相也是性情之人,于是先帝亲率群僚临会吊祭,更留宿于霍峻墓上,时人以此为荣。

霍弋被养于东宫,其字绍先,便是先帝所取,其意也确如霍氏族老适才所言:绍继先人烈志。

霍弋压下心中波澜,恭敬问道:

“敢问老翁名讳?与先父是何亲缘?”

那老者连忙道:

“老朽乃枝江青禾聚霍氏现任族长,姓霍名粲。

“伯信、仲邈,乃老朽亲侄。

“当年,仲邈率族中大半青壮随先帝入蜀。

“老朽则奉仲邈之命,率宗族三十余家留枝江祖地,以备万一,保宗祠血脉不绝。”

这也正常了,不论对于世家还是豪强而言,家族的存续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分散投资,才能更好地让家族血脉延续下去,这便是乱世中的生存智慧了。

霍弋恍然,语气带了几分亲近:

“原是叔祖当面,弋失礼了。”

他自幼丧父,一直居于成都,长于东宫,对远在枝江的本族已没什么感情,即使在汉吴盟好时,也没有生出要往枝江探亲之念。

但此刻“他乡”遇族亲,心中却着实有些感慨。

霍粲打量着霍弋,语气恳切:

“绍先。

“我枝江霍氏这几年来,一直处于孙氏监视之下。

“族里这几年,也有不少年轻人在枝江、江陵为孙氏之吏。

“身为族长,老朽无一日不思重归大汉!更是不愿族中子弟为孙氏之臣,但…为家族存续,族人性命,却又不得不与吴人虚与委蛇。

“去岁得知汉吴之盟已破,陛下更于西城大破吴贼后,我曾召族中青年俊彦相询。

“但…有人惧孙氏之威,有人贪眼前之利,犹疑难决者不少,便是此番我潜出枝江,族内亦有分歧,我骂他们鼠目寸光,然老朽已老,很多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