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宣义郎(2 / 5)

加入书签

“战时亦可协调舟船,安排渡江次序。

“至于战后清点缴获…此类事体臣等亦可尽力为之。”

刘禅却是缓缓摇头,目光再次投向江中那数艘蛰伏江心的巨筏:

“这些具体事务,军中早已委派专人负责,蒋长史亦自成都荐来得力之人。

“你们的目光,不应只局限于这些。”

两人闻言一怔。

刘禅这才继续道:

“过去几个月,丞相与朕书信不绝。

“关切战事时有,更多提及的,还是关中屯田、水利、秋收及来年春耕的筹备,你们可知为何?”

不待二人回答,刘禅便又道:

“因为丞相深知,前线一时之胜负,固然重要,然国家之根基,在于国家得镇,在于百姓得安,在于粮饷不绝。

“没有这些,前线将士再勇猛,再节节高歌,亦是空中楼阁。

“你们在丞相身边这么久,处理具体庶务的能力,朕不怀疑。

“但接下来,你们更该学的,是如何统筹全局,如何『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

“此丞相之任也,蒋长史在成都佐丞相行之,朕希望你们将来,能成为比蒋长史更能担此重任的人。”

诸葛乔和霍弋顿时肃然。

天子这番话,无疑是对他们寄予了极高的期望,指明了他们未来真正的方向。

不是冲锋陷阵的将领,不是案牍劳形的墨吏,而是统筹全局、保障国家的股肱重臣。

“臣…谨遵陛下教诲!”两人躬身齐声,心潮澎湃。

刘禅微微颔首。

从诸葛乔手中接过丞相的信。

信中,丞相自然不知晓他已击败潘濬,内容多是关于府兵制推行中的一些细务请示,以及关中秋收后民生恢复的汇报。

在信的末尾,丞相对赵老将军、陈到将军命辅匡、柳隐行江南奇兵之策表示了肯定。

一旦江锥、铁索二关俱破,柳隐麾下几百人能不能彻底切断巫县与下游秭归、夷陵的联系,关乎着汉吴荆州之战的走向。

刘禅弃船上岸。

江边码头,阵阵喧嚣。

大批汉军步卒开始列队登船,准备渡江前往南岸。

队列中,有一支人马格外显眼。

他们甲胄鲜明,兵器精良,精神面貌与普通汉军士卒截然不同,个个眼神锐利,蕴着一股经历过血火厮杀的悍勇之气。

行走间亦是顾盼自雄,与其他部队的士兵相比,赫然多了一份骨子里的骄傲与自信。

这几百人,便是鹰扬府兵了。

行不多时,刘禅的目光精准地落在了正大声吆喝、督促部下登船的魏起身上。

他带着霍弋、诸葛乔走下高坡,来到码头。

魏起一眼看到天子驾临,急忙快步上前。

至天子身前便猛地单膝跪地,抱拳行礼:

“末将魏起,参见陛下!”

“起来吧。”刘禅虚扶一下。

“你兄魏兴的伤势如何了?”

战前刘禅虽见过魏起,但并没有与他多言。

魏起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感伤,随即又被豪迈取代:

“劳陛下挂心!

“俺大兄的伤已好得差不多了,只是每逢阴雨天气,伤处便会隐隐作痛。

“不过这也寻常,战场上刀剑无眼,能捡回条命,没缺胳膊少腿,已是万幸!

“他常说,这点痛算啥,还能为陛下杀敌!”

刘禅笑着点点头。

战场上活下来的老兵,大多如此,黄忠、魏延、陈到,甚至赵云,哪个不是遍体披创。

他看了一眼魏起身后那些杀气腾腾、自觉列队的府兵,问道:

“此番深涧关追击,你部斩获颇丰,朕已览过军报。

“以寡击众,是为上阵。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