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暗渡陈仓,陆逊尽知,破锥之法(3 / 4)

加入书签

虚情,乱承明、公礼之断,诱我大吴入瓮。”

孙权眉头渐渐锁紧。

陆逊简单一点,他便意识到其中关窍。

战场之上,真真假假,虚实相生,这类『因间』之策并非罕见。

“信使何在?”孙权沉吟片刻后发问,“潘承明羽檄又何在?”

“信使数人皆随臣回宫,正在殿外候旨,羽檄在此。”陆逊自怀中取出那封插着白羽的紧急军报,躬身呈上。

他之所以急来此处,便是因为这羽檄急报乃是呈递天子,里的内容唯有孙权可以拆看。

孙权接过,迅速拆开检视。

帛书乃潘濬手书无疑。

字迹略显潦草,显是仓促间写就。

其上详细禀报了降卒逃归经过,并提及,根据这些降卒所言,蜀军近日正尝试清除江底暗锥,似有积极准备继续进攻的迹象。

当看到蜀军正在以一种缓慢的、近乎蠢笨却又无可奈何的方法于江上拔除江锥之时,孙权本能一喜,按照这种速度,仅凭江锥,便能阻止蜀军水师二三十日不止。

而光靠步军,纵十万而至,也绝无可能攻下巫县及铁索江关。

只是…这种喜悦很快便消散。

因为…陆逊此来所为就是此事。

他将羽檄递给陆逊。

陆逊展信观毕。

面色更深沉了几分:

“陛下,臣已确信无疑。

“那些血战逃归的降俘,乃是蜀人纵归因间之计也!

“这些降俘带回的『蜀人拔锥甚缓』之言,则是蜀人疑兵之计!”

“彼欲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其真实意图必在铁索江关!”

闻陆逊此言,孙权无有狐疑,深以为然。

紧接着整个人忽的脊背生寒。

倘无陆逊识破蜀人诡计,那巫县岂不是须臾便失?!

“伯言…伯言,按羽檄所呈之言,潘承明、孙公礼,巫县诸将,岂非尽中蜀人之计矣!”言及此处,孙权眼前再次一黑,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油然生发。

“你说…阿斗的暗渡陈仓之策究竟是什么?他难道真有什么办法迅速破解我大吴江锥?”

陆逊同样感到不妙。

纵使他已经识破蜀人之策,可想让潘濬、孙韶知道,至快至快也要二十日,不可能更快了。

没有头绪。

他只能继续进言,语气恳切:

“陛下,当务之急,非是揣测蜀军是否有暗渡陈仓之策,而是立刻加固秭归西陵之防!

“我军主力逆流西进,非四旬不能抵达巫县。

“然…蜀军若攻下巫县,再顺流东下,其势迅若奔雷!

“倘巫县有失,秭归、西陵便是荆州最后之屏障!

“务必即刻增兵固防。

“再加派斥候,广布烽燧,尤其是江北群山密林,需严防赵云遣精锐穿插渗透!”

孙权被陆逊之言惊得心头一凛。

但旋即又强自镇定下来,似在说服自己般连连摆手:

“伯言勿忧,勿要过虑!

“我大吴有沉江之锥,还有横江铁索,蜀军纵施暗渡陈仓之策,亦非旦夕可破!

“至于赵云,潘文珪屯戍临沮,必不有失。

“眼下…眼下遣使昼夜兼程,疾驰巫县,告诫承明严防蜀人诡计也就是了。”

话虽如此,但孙权言语之时已是六神无主,敲击案几的手指不由自主地加快频率。

陆逊默然不语。

蜀军究竟意欲何为?

若真欲速取巫县,又将如何破解沉江之锥与横江铁索?

问题盘旋脑中,却找不到答案。

陆逊只能拱手,沉声出言:

“陛下,军情瞬息万变,纵有万全之备,亦不可有丝毫轻忽,何况蜀人诡计多端,我大吴已非万全。

“请陛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