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四不两直,江水太凉(2 / 7)

加入书签

就有江湖,即使是小小的管理米面油盐、锅碗瓢勺的小官下吏,也能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为某些人谋些利益。

而当刘禅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须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考察各军情况,并常与将士同用一瓮之食的事情成为军中常识后。

这种贪墨资粮之事发生的概率便大大降低。

因为天子真会因这种小事杀人。

一开始的时候,有些将士私底下议论,说陛下何等尊贵,怎么可能真跟我们这些人吃一样的吃食,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

而当数名贪墨军资,克扣口粮的“巨贪”被问罪诛斩,悬首辕门,引得三军哗然后,再没有人去讨论天子是真吃还是假吃。

真吃还是假吃已经不重要了。

他们的伙食、饮水、住宿、赏罚等小事,因天子举措,较从前得到了更大、更具体的保障,这是汉军将士切切实实能够感受到的。

于是所有议论的杂声全部息止,取而代之的,自然是对天子的颂赞。

刘禅精力不够,于是又从龙骧郎中亲拔五十粗兼文武的心腹,由奉车都尉法邈统领,号为『绣衣使』,为自己耳目。

他们不负责刺探文武百官情报,只是将『四不两直』贯彻到底,轻甲外覆一身绣衣,随机出现在各军,根据刘禅教导的具体步骤,稽核军中是否有不平难鸣之事。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每当『绣衣使』出现在军营,即便是一营校尉也不敢造次。

都是当兵的,或多或少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

先前便已有贪墨军资的巨贪被绣衣使杀鸡儆猴了。

好在天子在杀了几个巨贪后,便降下明旨,不会不教而诛,也不会追及前罪。

只要在绣衣使稽核规矩立下后,军中莫再发生贪墨军资、克扣军粮之事,便不会追究。

不少军将这才宽心,明白天子不是想让他们这些军将都成为廉洁的圣人,而是天子把将士的口粮军资当作头等大事。

如此,非议断绝。

更多的军将、军卒,反而因此对天子愈发既敬且畏。

因为暗中克扣口粮军资的,很多时候不是军将军吏,而是军营外负责划拨资粮的文官墨吏。

被诛斩示众、悬首辕门的巨贪,也以文官墨吏居多。

如此雷霆手段,倒让许多军将、军卒们暗暗出了一口恶气,因为在过去,这些贪墨军资的文官墨吏,上头往往有人。

出于潜规则,只要做得不是太过分,很多人对这种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问,不参与,更不会去检举揭发。

但现在,不一样了。

天子亲自督办,绣衣使稽查更是铁面无私,少有人再敢于军资、军粮上动歪脑筋了。

兜兜转转,刘禅又来到伤兵营。

营区的规模,较昨日他来视察时扩大了不少,但传出的呻吟闷哼却较昨日显著降低。

更多的医匠和辅卒被抽调过来。

他们用煮沸后放凉的布条,蘸着刺鼻的酒精,为伤兵清洗伤口、更换敷料。

草药熬煮的苦涩气味四处弥漫。

重伤者被集中安置在避风保暖的帐篷里。

伤势较轻者,则靠坐在篝火旁,喝着热乎的羹粥,望着吴军关寨的方向大声议论。

最热闹的话题,除了昨日之战自己如何英勇杀敌,斩获多少外,莫过于天子亲临战地,巡抚三军了。

昨日,在陈到接到自己之后,刘禅便命人升起金吾纛,往滟滪关前走了一遭。

一来是想勾引勾引潘濬,看潘濬有没有胆子出来“擒龙”,二来便是吓唬吓唬寨中吴军。

再之后便擎着金吾纛,在陈到的引护下巡抚诸营伤亡之卒,最后又在中军大帐与一众偏将、校尉们见上了一面,对他们进行了一番必要的安抚与激励。

安抚士卒,施恩将校之事,刘禅在关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