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初战(2 / 3)

加入书签

水师更擅长在江面宽阔、水流平静的地方作战。

下游的巫峡江面并不宽阔,水流湍急,显然利于处于上游的汉军,所以吴军并没有在铁索关前安排舟船横绝江水。

而是把主力战船全部驶入了铁索关上游三四里外,一处向陆地内凹五六里的大型港湾中。

一旦汉军舟船欲从江面冲击铁索关,那么吴军舟船就能够从上游的港湾中驶出,那时候,居于上游的就变成吴军水师了。

吴军水师本就独步天下,一旦让他们居于上游,汉军水师基本没有获胜的可能。

也正是基于这点,吴军根本就不惧汉军水师顺流而下,所以将防守的力量主要放在了铁索关,也就是守卫横江铁索的几座关卡。

昨夜刘禅与陈到、陈曶、傅佥、张固诸将议事到凌晨,终于敲定了此番伐吴的所有细节。

于是今日天还未亮,方圆三十里范围内,大汉水步军三万余人便已得到了陈到调令,整装待发。

白帝至巫县虽不过八十余里,但那是水路,或者说直线距离。

大汉伐吴必须水陆并进,步军翻山越岭,日行不过十里有余。

有时候遇到险阻,走不了十里。

六年前能允许大军通过的道路,如今许多已经崩坏,不能行军。

步军不得不花时间伐林取道,水师也就不得不停下来等待步军,以保持齐头并进之势。

这就导致水师半日就能到达的距离,大军需花费十日不止。

但在大江沿线作战,水步军缺一不可,当年先帝因为天下炎热,命大军舍舟船上岸,最后直接被陆逊看出了破绽,才有了夷陵之败。

不多时,山雾也彻底散去。

武冠侧插白羽的陈到登至楼船最高层,向天子请命:“陛下,一切都准备妥当,可以发兵!”

“好!”刘禅首肯,与陈到一并行至旗舰舰首。

不多时。

将纛竖起。

鼓声响起。

令旗舞动。

“——咚咚。”

两山之间,江面之上,回应旗舰的鼓声自远处响起。

“——咚咚”。

南北两岸,鼓声也随之滚来。

早已列好行军队列的汉军,在鼓声的催动下开始整队。

仅仅一通鼓罢,刘禅目之所及的汉军步卒便已前后左右各自对齐,原地站定不动,等待后续旗号。

待刘禅旗舰上的大鼓之声再次响彻群山大江,分列南北两岸的汉军步卒才缓慢向前蠕动。

由于刘禅所在旗舰启程需稍晚片刻,刘禅便随陈到一并舍船上岸,登上大江北岸最高一坡。

俯瞰之下。

只见十余里间,挂着铃铛的车马排成了一条条长龙,有的上山,有的下山,络绎不绝。

目之所及的大江上,舟船也开始向东徐行,在舵手、船夫、纤夫高亢的呼喝声中,渐次消失在某处被高山绝壁遮挡的陡弯。

再看向上游,某个同样因高山遮蔽而丧失视野的大转弯,不断涌来数以百计的艋艟、斗舰、漕船。

大江两岸没有宽阔的官道,伐吴的部队真的拉得太长了,后头的队伍甚至还在白帝城,而先头部队已经距巫县二十里不到了。

当年先帝伐吴,据说七百里间,鼓声不绝。

刘禅当时还觉得是夸张,如今看来,或许是写实。

又大约一个时辰后,刘禅与陈到回到旗舰之上。

“叔至将军,公全、辟疆、定疆他们的队伍,是不是快要到吴人第一道防线了?”

陈到不假思索颔首:“他们行军最快,又穿山越谷走了一段险路,应该是到了。”

顿了片刻,陈到又道:“或许…已经与吴贼交手了也未可知!”

巫县。

西林关。

关前有一条小径,蜿蜒曲折,不能望见首尾。

小径两侧,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