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若听公之言,朕已摇尾乞食矣!(3 / 5)

加入书签

交战。

“臣窃以为,非蜀不欲,实蜀不能。”

孙权已猜到张昭要讲什么,于是神色愈冷:“张公究竟何意?”

张昭抗颜直对:

“陛下,蜀以区区一州之地,击曹魏九州之资,侥幸夺下关中,便已经耗尽了国力。

“不意之后竟又举军汉中,拔除西城、上庸二郡。

“赵云虽统大众数万,兵临东三郡最后一郡房陵,却也两月不拔,破竹之势已尽。

“蜀既不能破魏,又不能击吴。

“二者相合,足以说明,蜀军已到了强弩之末,其势已难穿鲁缟。

“臣昭以为,为今之计,当遣使赴蜀,联和抗魏,同时遣使赴魏,联和击蜀。

“曹魏先前便遣使与大吴联和。

“欲与大吴并力伐蜀,然陛下拒之,执意与魏一战。

“如今,魏吴各自罢兵。

“大吴说魏伐蜀,说蜀击魏。

“再晓蜀国以利害,必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将子山、子瑜诸将换归。

“诚如是,则大吴人心既安。

“蜀人斩魏大将曹真、张郃,败司马懿,其仇甚大。

“而吴未斩魏之大将一人。

“曹叡睚眦必报之君,魏人亦同仇敌忾于蜀。

“倘若魏吴暂息兵戈,并力西向,则不论曹叡本心如何,魏必先击蜀而置吴于不顾。

“然…今魏蜀二国俱皆空虚,一年半载恐怕不会再有大战。

“今大吴肇建,人心思安,陛下可游离于魏蜀之间,魏蜀二国积蓄国力、备战将来,我大吴同样可以趁此时机与民休息。

“将来魏蜀必有一战。

“然论休养生息,魏有七州,蜀只二州,蜀岂是曹魏敌手?

“我大吴据三州之地,富强在魏蜀之间。

“一旦二国交战,我大吴兵精粮足甚于蜀国,必可趁隙而取利也。”

张昭坚定地认为,吴蜀二国在西城破盟一战,全是孙权的责任,大吴就不该妄图染指西城。

汉中乃汉之心腹命脉,西城毗邻汉中,吕蒙白衣渡江殷鉴不远。

蜀人又怎么可能会让大吴再有机会威胁到汉中腹心之地?

孙权冷声道:

“张公未免太过天真!

“吴蜀之间新仇旧恨,已是不共戴天之势!

“说什么割地以换子山、子瑜,分明是借此折辱我大吴!

“堂堂大吴,岂可遣使赴蜀,自取其辱?!

“为今之计,唯有以战止戈!

“联魏击蜀可也。

“联蜀击魏?

“大可不必!”

张昭神色一凛。

孙权是个犟种,一旦决定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但不论如何,他至少知道要去与魏说和,并力击蜀了。

可是…现在的曹魏,又真还会如同先前一般,与吴联手击蜀?

张昭思绪纷乱,正襟危坐于席间,不再多言,

不多时,侍中是仪又将另外一件喜事与座中众臣道来。

已经接受大吴招抚三载有余的武陵五溪夷,在得知大吴天子称帝的消息后,遣使者来贺。

天子认为,五溪夷已归心于吴,决定遣张弥、许晏二将,持节奉礼至武陵源,拜夷王沙烈为大吴苗王,授沙烈以苗王之印。

这将是大吴建国之后赐下的第一枚藩王之印。

张昭闻言,神色再次一变,起身力谏道:

“陛下万万不可!

“五溪夷素乐与蜀贼为伍!

“我大吴与蜀夷陵一战,更杀五溪夷王沙摩柯!

“臣素闻夷人有恩必报,有债必偿,今五溪夷与大吴血债未偿,必不善罢甘休!

“此番遣使称贺,必非其本志,乃别有所图,欲刺探大吴国情,献报于汉而已!

“倘若张弥、许晏两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