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镇岳军啸山匪(2 / 3)

加入书签

nbsp;  在东北这边只有叫“绺子”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土匪窝,里面基本上没有家眷。真有官军打来,他们转身就跑,也不会有什么拖累。

    山寨就不一样了。

    有些山寨就是地方乡绅或者大姓宗族,建在山上的村子只是为了依托山势抵御流寇、保护乡邻安全。这类山寨更像防御堡垒,里面多为普通百姓,平时务农,战时作战,干的根本不是绿林道上的买卖。

    还有一种山寨,是被地方豪强或者带着残兵的失意将领占据的山头,形成相对独立的割据势力。他们可能对抗官府,也可能与其他势力争夺地盘,行为复杂,既有维护地方秩序的一面,也可能存在征收“过路费”等类似土匪的行为,但本质是为了维持自身割据,而非单纯以抢劫为生。但是,他们在官府的眼里同样是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百零七章镇岳军啸山匪(第2/2页)

    当年的啸山匪,就应该是第二种。

    所以,真正的土匪绺子,通常情况下跟山寨之间都是井水不犯河水。

    抢山寨就等于是“砸红窑”,往往付出惨重代价,还打不下山寨,所以干脆互不干涉,各走各路。

    难怪当时的八大绺子,摸不清啸山匪的底细。

    瞎子见我听明白了,就继续说道:“李守山在啸山匪出事之前,就是啸山寨外面开流水窑的线头子。也就是《水浒传》里旱地忽律朱贵的角儿。”

    《水浒传》里的旱地忽律朱贵,在水泊梁山外面开了一家酒馆,除了负责收集报,就是对各路好汉的迎来送往。

    这可不是施耐庵凭空捏造的事情,在东北凡是上了规模的绺子里,都有这么一个人物,黑话叫“线头子”,管着手下的“线子”或者是“水线子”。

    水线子带回来的情报,都得先到线头子手里,才能传回绺子。

    线头子作为掩护的接头据点,多数都是酒店,因为这里的人杂,谁都不会特别留意。这种酒店黑话就叫“流水窑”。

    我听到这里忍不住一皱眉头。

    刀子像是跟我想到一块去了,也瞪着眼睛问道:“你没弄错吧?李守山这么厉害的高手,就是个线头子?”

    “怎么说,也得是四大梁吧?”

    我也这么想。

    东北土匪的等级划分得非常分明,大当家之下,如果没有二当家的话,接下来就该是四梁八柱。

    这四梁八柱,要么是八个人,要么是十二个人。

    八个人的时候,就是内四梁在前,外四梁在后。

    十二个人的时候,就是四梁的地位高于八柱。

    四梁八柱之下就是普通土匪。

    一个绺子里真正的核心人物是四大梁,就连八柱都差了一层。

&nbs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