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当清太子驱除鞑虏五(3 / 3)
,给身旁一直默不作声的伙伴儿分了点。
孙叔叔一脸高深莫测,“看来你们这朝廷的军队也不怎么样嘛,还不如我们这些反贼呢!
我们可没有饿着肚子上战场的时候!”
清军可疑地沉默了。
孙叔叔也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当天便没有多说,分了饭就离开了。
只留下一群战俘在原地思维散。
孙叔叔认为自己说的都是实话,一句威逼劝降的话都没有——清军吃的就是没有他们贺氏好,还不能说吗?
这件事算是在清军战俘的心里埋下了一根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根刺,会越来越深。
终有一天,他们会忍不住拔了这根刺。
普通战俘还好些,这一次贺氏抓了恭亲王,有些难办。
贺氏内部有人提议拿恭亲王与清廷交换些钱财,也有人提议直接处死,以告慰死在清军手上的无辜百姓。
众人争成一团。
胤礽坐在上沉思,他想起了很多事。
入关后,睿亲王多尔衮以朝廷的名义出两道谕旨。
第一道谕旨明确说:“本朝江山取自流寇,非取于明,且为明报君父之仇,自古取天下之正,未有如此者!”
在幼年顺治帝的《登极诏》中,多尔衮又颁第二道谕旨说:“前朝宗室倡投诚、先来投顺、赴京朝见者,仍给禄养,以昭朝廷兴继之意。”
然后,多尔衮以假冒太子之罪,杀了崇祯帝的皇太子朱慈烺。
顺治三年,朝廷以“私匿印信”
为借口,下旨杀死鲁王、荆王、衡王世子等11人;攻陷广州后,不单单制造了广州大屠杀,还杀害了明朝宗室及藩王24人;顺治五年,又掉周王、晋王、德王、潞王等人。
从顺治三年到顺治八年五年间,清朝皇家陆续杀掉明代郡王以上的宗室50多位,而且对他们的家室也全部诛杀。
康熙帝继位后,说:“如朱明宗族改易姓名隐藏逃避者,俱令回籍,各安生理,勿仍前疑惧。”
又在祭拜明朱元璋的陵墓之时,说希望能够找到明朝宗室的后裔,这样子可以给他们授予官职。
然而,已经七十五高龄的定王朱慈炯被现。
哪怕他一生隐姓埋名,没有一句反清言论,也没有被清廷赦免。
一家十三口全部被害。
用的还是和当年多尔衮的借口,说其假冒明朝宗室。
至于后来被查明是明朝后裔被封延恩侯的朱之琏,到底是不是朱家的后代,谁又能说得清呢?
《三国演义》中也有类似的故事。
汉献帝不满曹操跋扈,与皇后伏氏、国丈伏完密谋杀曹操。
但是被曹操现,伏后被害,所生二位皇子被鸩杀,伏氏一族族灭。
风水轮流转,曹魏式微,司马氏专权之时,曹芳不满司马师,写下血诏给张皇后之父张缉。
司马师现后,来了一个依样画葫芦,杀害张皇后,废黜曹芳。
有诗云:“当年伏后出宫门,跌足哀号别至尊。
司马今朝依此例,天教还报在儿孙。”
天教还报在儿孙……
胤礽抬手制止了帐下众人的争吵,“拖出去斩了吧!”
第257章当清太子驱除鞑虏(六)xh91x6c0(xh91x6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