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以退为进(2 / 3)

加入书签

果然,这段话的前半部分没有出乎何高官的意料,但是最后一句话让他有了片刻的愣神。

“在HK新成立一家银行的难度不小吧?”

“是不小。”

罗阳笑着回复道:“即便有专业机构的辅导,差不多也要半年左右时间才能弄到牌照,而且一家成立在HK的银行不比在国内拿到金融牌照的,很多业务都受到限制.”

“是啊,肯定有限制的。”

何高官点头道:“这么多年了,我就没见到过HK本地的银行在内地铺设营业网点”

“所以在HK成立一家银行只是备选方案。”

罗阳“实在”的回应道:“好在公司对于储蓄业务这块的需求不大,更多的是为了借用它的其他金融平台属性,比如融资、放贷、投资.”

“看来罗总心里早就有比较详细的计划了。”

何高官略过HK成立银行的事情,继续回到信用合作社的话题上来:“那天上午和你聊了十几分钟后,我让人查了一下本市信用合作社的情况,相关资料汇总下来,它的状况不是很好啊.”

一家信用合作社,在领导嘴里被说成状况不是很好,具体会是哪方面呢?

“吸储不行?”

罗阳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个。

因为一家银行要是没有了储蓄这个基石,上缴央行的准备金就会不充分,这个直接影响到一家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信贷业务规模、货币供应规模.

“这只是不良状况之一。”

何高官叹了一口气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农村占据了大部分人口,尤其是那时候人口流动性还不是很大,所以乡镇保留了大部分青壮人口,这也是信用合社最为辉煌的年代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大量的青壮人口开始流动起来,加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也往城镇集中,这个变化导致了信用合社在农村的基础性崩溃.”

说到底,信用合作社的辉煌来自于当年农村人口基数下的吸储。

没有了这个条件,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就是无根之萍。

“何高官,其他的不良状况还有什么?”

“最严重的就是不良贷款。”

何高官说到这个的时候,忍不住咂嘴道:“这是时代特性造成的结果,我翻看资料后都不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怪到谁的头上去.”

他的话里隐藏的意思就是贷款追不回来了。

不止是追不回来了,连向谁去追讨都成了问题。

“那个年代里,向信用合作社贷款的企业大多是乡镇集体企业,少量的私人企业.”

何高官进一步解释道:“私人企业的那部分还好说,要么因为破产了,那部分贷款成为不良资产,要么有些老赖久拖不还,这部分贷款属于还有希望追讨一些回来的那种”

“我大概明白了。”

罗阳将自己的猜想讲出来:“九十年代的时候,大量的乡镇集体企业改制,在清理过程中,有些贷款被保留了下来,但是很多改制后的企业都只留下了一个空壳子,让信用合社想要追讨贷款都没有主体目标。”

当年那些乡镇集体企业,绝大部分都存在三角债。

一些其实可以收回来的应收款被当成收不回来的死债,等到改制完成,私有化之后,这些死债就变成能收回来的流动资金。

这样的操作,大家都心里有数,却摆不上桌面。

为了规避这些操作,很多老板就另外注册一家新的企业,但是设备和工人都还是原先老厂子过来的,这样一来,老板们凭借的自己的私人关系,就可以将那些死债收到新公司里。

至于被改制的老企业.变成了一个空壳子。

信用合作社贷出去的那些钱也就变成了收不回来的不良资产,顶多拿回来一些老厂的地皮。

乡镇企业的地皮.能值几个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