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核心产业剖析(2 / 4)

加入书签

/p>

然后呢

就在他被泥头车撞回来的时候,地产行情还是一潭死水,看不到未来呢。

所以罗阳可能会让罗建国短暂搞两三个项目,赚最后一波红利,争取到2020年结束,全面收拢业务。

但是他自己绝对不会把这个当成未来的支柱产业。

“这一点有过考虑。”

罗阳笑了笑道:“但是会交给我爸来搞……说实话,我不看好这一行了。”

“哈”

姜帆瞪大了眼睛。

现在谁不知道,地产行业红的发紫。

而且隐隐有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趋势。

实在是它上下游产业链太长了,能带动的行业太多了……

“回头有时间的话,你可以去查一下几个数据。”

罗阳只能含糊的解释道:“我们国家目前的城镇化率到多少了,还在以每年多少的速度增加,这个数据什么时候会到达发达国家水平……”

这是他能想到的最直接,最简单的解释。

从国家拉开城市化建设的序幕之后,政府有意识的开始把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往城市集中,用政策引导进城打工的农民在城镇买房。

买房就要背负贷款,个人贷款就是帮着分解银行债务,而银行背负的是国家发行的债务。

这么一圈流转下来,原本没有对标价值的货币有了去处,有了实际价值,相对应的,国家也有了钱,可以继续投资,拉动国民经济向前。

(作者简述:这里面涉及到一套经济理论,货币在印刷出来的那一刻,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国家将货币贷给银行,企业贷款对应帮助银行分解债务,扩大再生产,使得国家发行的货币产生对应实物价值。地产企业更细化,它们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将债务进一步分解,一边生产实物房子,一边将债务化为个人住房贷款。)

这条路,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完成了,基本停止在70%左右的比例线上。

以长三角为例,其实到2020年左右,城镇化率就到70%这条线了。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无需其他任何外在因素影响,长三角的城市化进程也会放缓或进入停滞状态。

地产行业也会从铜铁时代走进夕阳岁月。

所谓的米元潮汐不过是加快了地产行业没落的速度而已,即便没有类似事件,这个行业一样无可避免的滑入衰弱期。

“你的意思是城镇化率一旦停止,地产行业就会萎缩,是吗”

因为说的简单,姜帆很容易听懂了罗阳话里的意思。

她想了想之后才道:“如果我没有猜错,应该离极限不远了,是吧”

罗阳点了点头。

其实里面的原因很复杂,远不是一个浅显的城镇化率趋近饱和能解释的。

但是要铺开说,就得从负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讲起,一路讲到外贸顺差积累过多米元外汇,对应增发本币后需要资金蓄水池的一整套东西。

还有些甚至牵扯到全球经济变化,这一展开,估计好几个小时都未必说得清楚。

而且很多事情都只能用:可能、或许、大概、假如……

除非告诉姜帆,自己是泥头车撞回来的。

还得她信。

所以简单理解就好。

“还有吗”

姜远山除了对地产当作核心产业这块判断有误,其余说的也不算错。

至少在他眼里,罗阳这一年多里都干了些什么

预拌水泥砂浆、充电宝、无人直升机。

从建筑材料到电子设备,再到高新技术……产业上下完全没有勾连啊。

而且中间也没有一个核心支柱。

在姜远山看来,所谓核心支柱就是能做上二十年的产业,规模能干到上市的企业。

好家伙……

幸亏他还不知道情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