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祖地残影与青铜契约(1 / 4)

加入书签

昆仑山口的寒风与血腥气仿佛仍粘附在骨髓里,但李薇和杨振邦已身处数千里之外。

江南水乡的温润空气,小桥流水的静谧安宁,与西北的酷烈和虚空的冰冷形成了撕裂般的反差。

他们按照林静最后意念中模糊的指引,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位于江浙交界处、一个隐匿在竹林与水道深处的古老村落——林家祖地。

村落看似普通,白墙黛瓦,偶有鸡犬相闻。

但一踏入其中,李薇那属于“记录员”

的敏锐感知便捕捉到一种弥漫在空气中、极其稀薄却异常古老的“场”

这不是能量场,更像是一种沉淀了无数岁月的信息沉淀,一种基于血脉和传承的、无形的屏障。

林静的爷爷,林守拙,是村里唯一还住在祖传老宅里的老人。

找到他时,他正坐在院中一棵巨大的银杏树下,闭目养神,手里盘着两枚油光亮的核桃,脸上布满岁月刻下的沟壑,神态安详得近乎……然。

当李薇表明身份,提及林静和陈默的名字时,老人盘核桃的手微微停顿了一下,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的眼神并不浑浊,反而清澈深邃,仿佛能洞穿人心,却又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疲惫。

“小静那孩子……到底还是卷进去了。”

林守拙的声音苍老而平静,没有太多惊讶,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天。

他没有询问细节,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跟我来吧。”

他站起身,步履有些蹒跚,带着李薇和杨振邦走向老宅最深处,一间终年上锁、连窗户都被木板钉死的祠堂。

祠堂内没有供奉任何牌位,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的灰尘和木料腐朽的气息。

正中央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材质非绢非纸、颜色暗沉近乎漆黑的古画。

画中内容并非山水人物,而是一片混沌的、仿佛宇宙初开般的景象,无数细密如蚁的、与归墟、古寺符号同源但更加古老的银色纹路,在混沌中若隐若现,构成一个极其复杂、令人目眩的立体图案。

而在图案的核心,悬浮着一个巴掌大小、造型古朴、通体遍布绿锈的……青铜匣。

“这就是林静说的……‘契约’?”

李薇看着那青铜匣,能感受到其中蕴藏着一种极其内敛、却与“彼岸”

冰冷秩序截然不同的、带着某种“约定”

和“束缚”

意味的古老力量。

林守拙没有直接回答,他走到古画前,伸出枯瘦的手指,轻轻拂过画面上那些银色的纹路。

随着他的动作,那些纹路仿佛活了过来,开始缓缓流动,散出微弱的银光。

整个祠堂内那股沉寂的“场”

开始变得活跃。

“林家,并非普通的商贾世家。”

林守拙缓缓开口,声音在空旷的祠堂内回荡,“我们的先祖,是更早纪元的‘守望者’之一,与缔造‘恒河沙’和‘观测者’的先民,源自同脉,但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他的目光投向那青铜匣,带着一丝敬畏与无奈:“他们预见未来必有大劫,规则或将崩坏。

但他们不认同‘观测者’的强行干预,也不认同后来陈建国那般极端的‘脱’。

他们相信,宇宙自有其修复和平衡的机制,智慧生命需要做的,不是取代或逃离,而是……‘锚定’与‘见证’。”

“这‘青铜契约’,并非武器,也不是什么强大的力量之源。

它是一份……‘协议’的凭证。

一份与这片宇宙底层规则本身签订的、以血脉和文明印记为抵押的……‘保险’。”

“保险?”

杨振邦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满是疑惑不解,那紧蹙的眉头仿佛能夹住一只飞虫,他实在无法理解在这个节骨眼上,林守拙突然提及“保险”

二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