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春风得意的朱老四(6 / 8)

加入书签

细腻的触感仿佛能帮助她思考,连茶水的温度都渐渐凉了下去。

片刻后才开口摇了摇头:“此事暂且不用去管,你四叔不是个不知轻重的,他懂得分寸,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里有杆秤,衡量得清楚利弊得失,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撕破脸皮。”

“再者说,他不也未曾想知会你么?既然如此,那就是各凭手段,扯平了而已,算不得什么亏欠,你不必放在心上,不要多想,徒增烦恼,影响了自己的心情和判断,反而坏了大事。”

朱允炆想了想后点了点头,觉得母亲说得有道理,心里踏实了些,像一块石头落了地,不再悬着,堵着的感觉也消散了,连呼吸都顺畅了许多。

事实也确实如此,情况就是这样,谁也没占谁太大的便宜,像是天平的两端,基本保持住了平衡,谁也不好说什么,连外人评理都难分对错。

朱棣也没有想入宫知会朱允炆,他原本料想着告诉黄子澄和齐泰,免得落人话柄,显得自己独吞功劳,但黄子澄和齐泰是外臣,这已经入夜,想来禀报此事也该是明天的事了,到时候他都已经向老朱将这五十万两的喜讯给汇报完了,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想改也改不了了。

只是朱棣没有想到,黄子澄和齐泰的反应会这般迅速,在得知了消息之后立刻马不停蹄地入宫找了朱允炆,而且让朱允炆直接去找了老朱,以至于朱棣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计划被打乱了,算盘落空了,像是煮熟的鸭子突然飞了,空欢喜一场,还为人作了嫁衣,连准备好的说辞都没能完全派上用场。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允炆,记住这句话,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多少英雄豪杰都是这么做的,像汉高祖、唐太宗,都是如此,方能成就大业,留名青史。”

“明天你四叔无论提不提这事,你都不能因为此事落入半点下风,虽说现在你和你四叔是在合作,可这合作也分个主次,不能弱了东宫的名头和气势,这很重要,关系到你的威严和地位,像龙之逆鳞,触之必怒,连半点退让都不能有。”

“你四叔心里是有底的,他不会逼迫你太狠。好好和你四叔学,你就当成个历练,他可是只老狐狸,身上值得你学的东西多着呢,你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多长些见识,像海绵吸水,越多越好,总有用到的时候,连最不起眼的经验都可能在某一天帮上大忙。”

吕氏叮嘱道,语重心长,目光中充满了期望和殷切的嘱托,像是望着未来的参天大树,期盼它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能为自己遮风挡雨。

朱允炆点了点头,将母亲的话牢牢牢记在心,反复咀嚼着其中的深意,像是品味一道佳肴,细细体会,不敢遗漏半分,连每个字的轻重都掂量清楚。

四叔朱棣,他始终看不透,要不是身后有母后,有黄师傅,有齐先生出谋划策,指点迷津,哪怕是和四叔合作,朱允炆的心里头都没有底,总是感到不安,忐忑不已,像走在悬崖边上,一步踏错就会跌落万丈深渊,连尸骨都难寻。

若是自己没有点实实在在的能耐和本事,贸然与其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这是很危险的事情,一不小心就会吃亏,像羊入虎口,有去无回,被吞得骨头都不剩,连求救的机会都没有。

.....

夜色渐深,月光变得更加清冷,洒在地面上像是结了一层薄薄的霜,泛着寒光,透着凉意,连空气似乎都变冷了些,庭院里的树叶都挂上了夜露。

静谧的月色下,万物都仿佛陷入了沉睡,连鸟儿都归巢休息了,不再鸣叫,安静极了,只有风穿过树叶的细微声响,像情人在耳边低语。

整个应天府都陷入了一片寂静中,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扑通扑通的,在耳畔回响,清晰可闻,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自己,连远处的山峦都隐没在黑暗里。

原本此起彼伏、吵闹不休的蝉鸣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