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老朱的改变(1 / 10)

加入书签

御书房内没有声音。

殿角铜鹤香炉里的香燃尽,空气里是灰、书卷和墨的味道。

数十支蜡烛照亮殿内,烛泪堆积。

光亮没有驱散阴影。阴影落在梁柱之间,也落在他心里。

“舍得回来了?”

老朱开口,打破了寂静。

声音不高,每个字都砸在御书房里。

他没抬头,视线停在云南的奏章上。他手持朱笔,笔尖一滴墨悬着,然后滴落。

啪。

奏章上晕开一个红点。

朱棡身体一颤。他进殿后一直躬身垂首,只看脚下的金砖。

他感觉到一道目光落在头顶,那目光里是审视和威压。

“怎么?在封地当晋王当久了,咱的话也不听了?”

老朱又开口,声音里听不出情绪。

过了一会,老朱放下朱笔,抬起头。

烛光照出他的脸,上面是皱纹。他眼中像有火,能看穿人心。

他盯着跪着的第三子朱棡,像是要把他看透。

朱棡扛不住那目光的压力,抬起头,迎向父亲。

对视一瞬,他便移开目光,垂下眼帘。

“父皇,儿臣回来了。”

他声音沙哑,人也疲惫。

“回来了?”

老朱咀嚼着这三个字,嘴角动了动。

“咱两个月前发了诏书。从你的太原府到应天府,快马二十天足够。你走了两个月?”

声音拔高。

他抓起刚放下的朱笔,砸在笔山上。

“铛!”

一声响动在御书房内散开。

朱棡身体一抖,头垂得更低。

“老三,你真是咱的好儿子。”

老朱靠着椅背,哼了一声。

这话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两个月前。

发诏书那天,应天府下着雨。乌云压着皇城,雨点砸在琉璃瓦上。

送信的驿使就是在那样一个下午,从午门疾驰而出。一人三马,带着皇帝的泣血诏令,冲入无边的雨幕之中,马蹄踏起的水花溅得老高。

诏书的内容很简单。

皇太子朱标,薨。

令,秦王、晋王、燕王,即刻奔丧。

那时候的老朱,正独自一人坐在空荡荡的东宫里。

这里的一切都还维持着原样,朱标生前常坐的那张紫檀木椅,扶手上还留着他手掌的温度。

可椅子上,已经空了。

老朱就那么呆呆地坐着,望着那个空无一人的位置,一坐就是一整天。

无助。

无力。

这两种他已经几十年未曾体会过的情绪,如同两条毒蛇,死死地缠住了他的心脏,让他几乎窒息。

朱标。

他的标儿。

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心血,是他全部的精神寄托。

他还记得,那个在战火中出生的孩子,是如何在他怀里蹒跚学步,咿呀学语。

他还记得,自己是如何牵着他的小手,一笔一划地教他写下自己的名字。

他还记得,为了将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储君,自己耗费了多少心神。

从那个懵懂稚子,到能够独当一面、监国理政的成熟储君,朱标成长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他的心血,承载着他的期望。

老朱从朱标幼年时期,就开始为大明的未来布局。

他亲自为朱标挑选天下名儒作为老师,从经史子集到策论兵法,他会亲自过问每一门功课的进度。

他放手让朱标去处理政务,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