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章 传赵益亲信!(3 / 4)

加入书签

安:“皇叔,赵光远的态度如何?他是否会改变立场?”

朱瀚看着朱标,淡淡道:“他心中已乱,但未到投诚之时,他需要看到更大的压力。我们不急,慢慢让他明白,站错队的代价有多大。”

朱标迟疑片刻:“若赵家继续犹豫,朝中的观望之人怕会更加动摇。”

朱瀚忽而坐下,指了指对面的座位:“标儿,坐。我有一策,可让他们不得不表态。”

朱标疑惑地坐下:“皇叔请说。”

朱瀚目光如刀,缓缓道:“我们先挑选几个看似忠顺、实则暗通赵家的官员,在朝堂上让他们自乱阵脚。方法很简单——设一道试题,让他们无法两面讨好。”

朱标眼神一亮:“试题?皇叔是想用朝堂上的一桩公案做引子?”

朱瀚点头:“不错。明日朝会,借由我掌管的巡察权,我会当众揭发京畿一地的官吏贪腐,点名要求几位大臣表态支持处置还是宽恕。若赵光远等人仍抱侥幸,必会站错边。等他们露出真面目,再一网打尽。”

朱标若有所思:“但若他们临场察觉,可能会装糊涂,避而不答。”

朱瀚嘴角勾起一抹冷意:“所以要选一个他们以为安全的人下手,比如——你明日朝会时提名赵光远亲信的县丞,让他当众交代是否截留赋税。到时赵光远想保,也不能当众保。进退维谷之时,才会显露真意。”

朱标眼中闪过赞叹:“皇叔高明!这样既是问政,又是试心。”

翌日,紫宸殿上,百官齐聚。

朱元璋端坐龙椅,神色威严。

朱瀚与朱标立于殿前,朱标先行一步,朗声道:“启奏父皇,昨日我与皇叔巡察京畿,发现京南县赋税严重流失,百姓疾苦。现已查明,县丞赵益与府衙数人私吞赋银。此事证据确凿,不敢隐瞒,请父皇明断。”

朱元璋目光如炬:“赵益何在?”

御林军押上一名脸色苍白的中年官吏。

赵益跪在殿上,声音发抖:“陛下恕罪,小人一时糊涂,是府衙上头逼迫,小人不得已才……”

朱标适时转向群臣,语气铿锵:“赵益不过一介小吏,他口中的‘上头’,究竟是何人?本宫要今日便问个清楚。赵光远大人,你位居京畿巡抚之要职,辖地官吏出此丑闻,你可知情?”

赵光远心头一震,脸色微变。他缓缓起身拱手:“太子殿下,京畿之地官吏繁杂,老臣虽力求尽职,但毕竟人手有限,难免疏漏……”

朱瀚忽然打断,语气冷厉:“疏漏?赵大人,你手中可有辖地吏员考察名册?可曾呈报上来的疑点?还是……你根本心知肚明,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言如刀,群臣侧目。

赵光远额头渗出冷汗,迟疑半晌才道:“王爷言重了,老臣绝无包庇之意。赵益此事,老臣确实不知情。”

朱瀚不再看他,而是朗声向朱元璋奏道:“皇兄,赵益口口声声称府衙有人授意。臣建议当场传召赵益亲信,核对供词,顺藤摸瓜。若有大员包庇贪墨,绝不姑息。”

朱元璋面色如铁:“准奏!来人,传赵益亲信!”

殿门口,两个吏员被押了进来,其中一人惶恐至极,刚一跪下便失声大哭:

“陛下明鉴,都是赵府的赵总管命令我们照办!县丞不过是替他们背锅,真真正正收钱的人,是赵府的人!”

这话一出,殿中哗然。群臣目光齐刷刷落在赵光远身上。

赵光远脸色惨白,膝盖一软跪了下去:“陛下,此事……陛下冤枉!臣绝无此意,必是下人妄言栽赃!”

朱瀚冷笑:“赵大人,若真是下人妄言,为何如此多证词指向赵府?你身为京畿巡抚,连府中家仆都无法管束,还如何治理一方百姓?”

朱元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