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 问政实录(2 / 4)

加入书签

的,爷若不嫌,就坐罢。”

泥屋中炕头微热,粗碗盛粥,窝头与腌菜摆上桌,简陋却不杂乱。

朱标与朱瀚并坐堂屋中,窗外小雨淅沥,桌上灯火微晃。

饭后,村中数户邻人相继而至,皆是听闻有南方差官来访,携酒两壶,自来相聚。

“听说你们是差官,可是东宫来人?”一汉子豪爽直问。

朱标抬眸:“是。”不加掩饰。

众人一哗。

“那敢问官爷——贡册折了,这份税,是不是就该轻了?”

“我们听上头说是‘均调’,可我们家地没变,税也没轻。我们想问——那这折,折到哪去了?”

朱标闻言,不即答。

他看了看四周坐着的男女,略一拱手道:“我是东宫建德堂之人,受命微行探查民情,今日听诸位所言,才是真益处。”

“诸位想说的,不如都讲。”

众人起初踌躇,但不多时便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王家田地本就少,前头老爹死了后丁口减半,合该折下三分税,结果还是一斤不落!”

“有些人家倒是折了税,但那是送礼给乡里的——官爷您问问,这叫均?”

“还有,那新来的巡役,说是东宫法令新规,连灶户也要登名入册……这不是又多出事来?”

一时间,屋内众声交叠,怨怼、疑问、夹杂着些许哀声,竟比白日议祠更刺人耳目。

朱标不语,只低头听完每一句,直至最后一人说完,才缓缓起身。

“你们说的,我都记下。”

“明日,我离开三舍后,会立案送入建德堂,三日之内,堂中将发‘民听册’,逐条回复。”

一老者皱眉问:“可你若走了,那回音还能落下吗?我们村里,也不是头一次听这种话了。”

朱标面色一凛,走近几步,缓声道:“我朱标,太子建德堂之主。今日你们说,我既听了,便不能不应。”

“若三日后无应,诸位可联名上告,告我朱标——失信于民。”

屋内一静。

朱瀚坐在一旁,微微一笑,将剩半碗酒饮尽,开口道:“你们若不信他,不妨先信我这把老脸。”

“这世上,不怕你骂朝廷,最怕你不说话。”

“你们今日愿说,就赢了一半。”

夜更深,众人散去,院中雨声细微。

朱标仍坐于堂前台阶,望着黑沉沉的夜幕。

朱瀚缓步而来,将一件粗布衣搭在他肩上,道:“今日听了这许多,你心中可有一言?”

朱标沉声:“民之所苦,不在于法不通,而在于无人理。”

“朝中所立之制,到得民间,便要过三道手、四道心、五道嘴。真正的‘政’,往往止步于衙门门槛。”

朱瀚笑了:“所以你知晓,何为‘听政’,何为‘行政’。”

“你今日听得再明,若不能借手,行不出这村外三里。”

朱标转头看他:“那皇叔的意思是,我该扶谁的手?”

“东宫无实权,靠谁?”

朱瀚沉声道:“不靠权,靠人。”

“你需的是一群敢做事、能做事,又愿担事之人。”

“你想立政,那就去找那群人,不在庙堂,而在这些柴火炊烟的街头。”

朱标陷入沉思,过了良久才缓缓道:“我明日便写一令,建德堂设‘乡试录言’,择村吏、里正、教谕中有德能之人,逐月入册,令其每旬汇事一篇,准入外策堂。”

“我若真想听,便不能只听士人之言。”

朱瀚点头:“这一步,才是真正的下山。”

“你若敢引百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