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 由朝廷裁定(1 / 4)

加入书签

三日后,东宫案前呈上一人之名。

户部铨选司旧录中,标注“避议调解”,已列边册之人:蒋希远。

此人曾为梁肃门生,因调户籍一案得罪诸曹官,被连削两级。自请外放未果后,隐居南城讲舍。

而今,建德堂出文:

“录蒋希远入东宫事局,任外典书记,专理交籍、佐案、文覆三事。”

朝中震动。

黄祁入王府密报,朱瀚却只微笑:“梁肃的棋,终究动了。”

“东宫这步,不是回人情,是接烫手。”

“但一旦接下,便将再无退路。”

黄祁不解:“王爷为何让殿下接下这等人?”

朱瀚语气平静:“因为蒋希远——是唯一能将‘贡籍折统’实制落地之人。”

“梁肃看得懂,但不敢用。”

“而朱标若敢用,哪怕被弹劾十次,陛下也只会再信他一次。”

果然,议政三日之内,言官三上奏章,言“东宫广用旧争之人”,有“违清议之嫌”。

朱元璋照例未言,只一日后亲题一道圣旨:

“凡贡籍折统,交东宫试理半年,责权同审,成败共判。”

“试政而定职。”

朱标接旨当日,未有喜色,只在建德堂中将旨意缓缓卷起,沉声道:

“此为圣意托命——也是最后的守门槛。”

顾清萍在侧轻声:“您已得陛下试信,何以忧色如此?”

朱标放下卷轴,眸光清明却深沉:“因为自今日起,我再不能错。”

而与此同时,朝中尚书李伯钧密会梁肃于旧宅。

“梁公,他真敢用蒋希远。”

“此人已是旧案之人,若再起事,怕牵出旧系。”

梁肃缓缓摇头,眼中并无怒意,反倒平静:“你以为我惊?”

“我不过是坐看这东宫,能不能翻过那座‘用人’的山。”

“我弃的人,他敢接。”

“我藏的线,他敢拉。”

“那他朱标,便已过了‘太子’的门槛。”

四月初,朱标启用蒋希远重整交籍法册,删冗录、并庶列,拟《贡籍分统三纲》,一出即惊四部。

短短十日,便得九名官生附议、七位吏曹附注,连吏部右侍郎都亲笔“可行”。

东宫初步执政之威,于此刻,真正树立。

但就在此时,密报自南京送至王府:“户部右给事中裴复,以私卷之名,密访南郊韩氏旧宅,疑为结党再启。”

朱瀚冷声一笑,唤来黄祁:“动静还是来了。”

“你去传顾远堂,告诉他——那封旧《安民策》,是时候‘再写一篇’了。”

黄祁一怔:“王爷,是要让顾家重入局?”

朱瀚缓缓抬头:“东宫要撑起这张‘实政’的大网,就不能只靠士人之书、议者之声。”

“还得靠——门阀的投子。”

“顾家曾忌讳太子是新朝所立之主,如今若再动,那便是真投了心。”

五日后,《安民续略》呈于朱元璋御案之上,落款顾远堂。

其中一章,名曰《政责并明议》。

末章一语,道破当世:“政之正,不在新旧;用之可,不在寒显。”

“但得一言成制,一人可行,朝野之势——始归一心。”

朱元璋看完,久久未语,良久之后,竟亲批两字:“允之。”

建德堂内,朱标读到此批,放下简册,静默许久。

顾清萍轻声道:“顾家愿动了。”

朱标却摇头:“不是他们动了,是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