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 太子三案,断于人心(3 / 4)
他们自乱。”
三案设于东宫后堂,不设朝官,不通外使,仅由太子自审其议。
每五日设一案,由三院推举各职官生员、进士、御吏各三人,现场立辩其适才与否,再由太子作最末结论。
此法一出,诸臣初哗然,继而趋之若鹜。
朝中自觉有识之人皆欲观此试案之风,也有欲藉此入东宫门路者,趋前列议。
但朱标却不曾轻许。
凡有托词抬举者,皆以一问击破:
“你举此人,真因其才?还是因你得其情?”
一言落下,无人敢虚言。
顾清萍站于帷后,望着那一案一席,心中波澜暗涌。
这不是开讲,不是设坛,而是坐于朝前、于众声之间,以一人之目,断百官之态。
而那日深夜,朱瀚亦于王府中望天不语,身侧黄祁低声禀道:
“王爷,太子设三案堂,三日之内,五人辞官,三人移转,一人落名。”
“礼部郎中刘谨亲书一卷,赞曰‘太子心断,是为法心’。”
十二月初五,雪落未融,御道两侧松柏覆霜,寂静如织。
建德堂的后堂依旧灯火通明。
朱标独自坐于堂前高案之上,身着素袍,面容沉静,一卷卷奏牍在他指间翻阅,而庭中雪落声,仿佛也静默三分。
“第十案。”朱标低语。
帷幕后,顾清萍执笔将第十案简录递上:“礼部所荐三人,其中一人原为刑部旧吏,因‘驳章无据’而遭罢黜,今复列荐录。”
朱标眉头轻皱,指尖轻敲案角:“为何再荐?”
顾清萍道:“荐官者曰:‘其人已悔过,近岁持操端谨,亦有吏绩。’”
朱标淡声:“悔过能抵政失?吏绩能洗私心?”
他忽而起身,步下阶案,一步步走至庭中,雪未及肩,却落在他墨发青袍之上,愈显沉静肃然。
“召荐官来。”
“今夜,不设议。”
“我只问他一人——可敢直言:此人可任政乎?”
顾清萍一怔:“今夜召来?殿下,是否太急?”
朱标静静回头:“我不是等不及。”
“是东宫不能容这等人再进一寸。”
“倘若今日我不问,来日便会有人借‘旧人可赎’,再荐百人。”
“那我三案设立,算什么?”
片刻后,一名年过五旬的吏部清吏走入堂前,面色虽正,眼中却有隐隐不安。
朱标未令他跪,也未命坐,只抬手指向雪中:“你荐之人,旧年行差,于刑案中误批无据,致冤二人。”
“你今日再荐,是因他悔过,还是你有私?”
清吏微躬:“殿下,臣……臣以为其人近年确有改过——”
“我不问你以为。”
朱标打断他,语气并无怒意,却寒入骨髓,“我问你:此人之错,若有重现之机,你可担责?你可立誓?”
清吏额间冷汗渐生,却仍咬牙答道:“臣……若再误,则臣愿黜籍、永不仕用!”
朱标凝视他片刻,终缓缓道:“你是老臣,你知仕途沉浮,也知东宫设三案为何。”
“我不斥你荐旧,我只问你荐人时,心中是否还记得‘政为民器’,非为情私。”
“今次,我信你一次。”
“但此人,不入官录。”
“你可回。”
清吏闻言如释重负,却也躬身不语,良久才道:“臣——谢殿下赦言。”
他退下,顾清萍走至朱标身旁,低声问道:“为何放过他?”
朱标望着雪:“我设此局,是为示人正心,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