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 不见不明,见之可破(2 / 4)

加入书签

昨夜我与东宫内官将那女使拦下,亲审此事,发现她本姓章,乃当年朱棣母亲旧宫中遗女,嫁入后却因家族之争被逐,心怀怨恨。”

一石激起千层浪。群妃神色一变,有人不禁低呼。

顾清萍却镇定自若:“臣妾非是争宠,只是不愿东宫蒙冤,也不愿后宫女子相互陷害。”

一番话,进退得当,柔中带刚。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当晚便召朱瀚入宫。

“你教得好。”朱元璋抚须微笑,“那位太子妃,有你当年你嫂子的风骨。”

朱瀚不言,只低头一笑。

朱元璋忽道:“这件事朕本也有所察,只是想看看太子如何应对。他没慌,是好事。但你——”他顿了顿,“怕早知道是朱棣之计吧?”

朱瀚拱手:“臣弟不敢断言。”

“哼。”朱元璋冷笑,“朱棣急了,才出这种下三滥的法子。但他忘了,宫里终究是太子的地盘。他若敢越雷池一步,朕定不容他。”

朱瀚低声道:“陛下,此事应当止于此。若继续追查,只怕牵扯更多。”

朱元璋斜睨他一眼:“你总替太子打圆场。”

“不是替太子,是护东宫。”朱瀚平静道,“若非东宫稳,大明根基将乱。我等皆为皇兄江山立命,不可因一时情绪动摇社稷之骨。”

朱元璋听罢,久久不语。

良久,他缓缓点头:“好。那便如你所言,朕不再追查此事。”

“但从今以后——你要帮太子更紧些。”他目光灼灼,“他若真能得你七分心力,朕也能放心了。”

朱瀚垂首:“臣弟谨遵圣命。”

春寒料峭,京中乍暖还寒,御花园中桃李尚未吐蕊,枝头却已挂着细碎的露珠,像是某种无声的暗示——一场静默的交锋,已悄然拉开帷幕。

朱棣立于书房窗前,手中卷着一幅残破的古画,目光幽冷。

房中香炉燃着川木沉香,烟雾缭绕,他的声音却如冰般冷透。

“父皇未动声色,太子妃也毫发未损。”

他低声道,“这一局,又是皇叔先我一步。”

韩昭站在一旁,面色阴郁:“王爷,这段时间太子一举一动皆在外人眼中耀眼非常,如今朝中不少年轻臣子都倾心于东宫。”

“他们倾心的不是太子,是他背后的王爷。”朱棣目光冷厉,“若非朱瀚……他朱标岂有今日?”

“那王爷何不直面动手?”韩昭忽而低声问道,“反正如今众臣都在观望,若能一举斩断朱瀚羽翼,何愁东宫不乱?”

朱棣冷笑:“你以为我没想过?可惜父皇尚在,若我稍有差池,必引火烧身。”

“那我们……”

“从他左右人下手。”朱棣转身,指尖缓缓点在案上一枚棋子上,“吴琼。他是太子东宫谋主,若能挑拨他与朱瀚之间的信任,再借机让太子对皇叔起疑……这盘棋,才有转圜。”

韩昭眼中一亮:“此人性子傲,最忌被人轻看。”

“不错。”朱棣收起那幅画卷,冷声道:“你去安排,将我们此前安插在礼部的那份抄录交给吴琼,只需让他心头生疑便够。”

“属下明白。”

此时的东宫,朱标正与吴琼于内阁静议春祭礼序之事。

顾清萍已遣人准备香火仪式,但几位重臣提出今年应让太子亲自主持,以昭示亲民之德。

“这事你怎么看?”朱标望向吴琼。

吴琼摇头:“殿下初历政务,若贸然主持祭典,恐失礼节不周,反为人所诟。臣以为,应由殿下派遣王爷辅行。”

朱标却沉吟片刻,未立刻点头:“近来朝中有言,称我事事倚仗皇叔。若再如此,恐招非议。”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