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以戒惧为功(3 / 4)
的深意:“太子果然已准备好继位,四叔敬佩。”
话音未落,朱标与朱棣的对话已进入了胶着状态,朝堂上的气氛也变得紧张。
深秋初上,皇城内晨曦微亮,北风卷起几片落叶。
九重宫阙在清冷的晨光中显得格外肃穆。
朱瀚迎着秋霜踏入殿宇,眼神已不再如初来时那般淡然,反而透出一股渐成的洞察。
他今日并未与太子同行入朝,而是独自来到一处不甚起眼的侧殿。
然而正是这里,才是计划展开的最关键。
几名神情各异的文武官员已汇集于此,看来昨夜的变局令所有人措手不及,纷纷陆续被召来。
朱瀚在高处一盏灯下伫立,身后影子被烛光拉得老长。
他转身,声音不高,却足以让厅中所有人肃然。
“朕弟临朝,朕子立鼎,今日召汝等,是为了让各位明白——大明一统之后,非唯兵戎之力,亦是理事之术。”
他环视众人,一名礼部郎中微微躬身,恭声答:“王爷明言,是属下引以为戒。”
朱瀚微微颔首:“昨东宫一役,太子既能收权,又能彰显果断。从此,朝中将依规而行,有情可留,无义不可纵。汝等若仍抱旧弊,迷于权势,即便身居要职,亦不过笑柄。”
众人皆低头不语,气氛压抑却满含压力。
朱瀚继续说道:“尔等可知,朱棣虽是皇子,却深藏不露。但若今时今日,还胆敢暗通顺天府,必先决之。子孙论功突出者,可晋升;违者,不问身份,俱罚以法。”
堂中瞬间寂静。朱瀚的声音未高,却犹若山岳撞击,震荡人心。
那几名被点名者面色苍白,心知今日如若不乖,恐将为后患埋下祸根。
他扫视一圈,最后定格一名副参政收入禁中:“你与礼部郎中何人通话,行事背后有何指示?”
那人双目颤抖,面色苍白:“属下无他,只是……只是依党羽之意,未曾察觉会犯此下场。”
“依党羽?”朱瀚冷笑,“此话回去,汝便可知‘党’与‘徒’二字之深浅。”
说完,他转身向门口走去,声音在回廊中回荡:“今日之后,太子能掌御政务,但太子之下,亦需各位自清身心。否则,不论你是冬麦,还是夏稻,皆会被秋霜所打击。”
众人目送他离去,胸口一阵发闷,却也不得不自省:若不改革章程,今日虽留一命,终究也难保长久。
与此同时,东宫中,朱标与顾清萍坐在低矮桌案前,烛火摇曳,记录着朝堂上的变动。
朱标眉色深沉,眼眸中闪过一丝兴奋与忧愁交织。
“皇叔已出手,”朱标轻声道,“他虽不显山露水,却已将东西二部纳入掌控之势。如今朝中初震,接下来——必将掀起更深的浪。”
顾清萍端茶至案前,轻輕叹息:“你看,宫中众多挚友,此刻三心二意,少许动摇。你若能趁势再提正道议案,必可稳住威望。但切勿急功近利,否则反会招来更多暗流。”
朱标抬眸,目光坚定:“我清楚如何节奏。既要向他们展现我的果断,也要向父皇展现我的柔韧。只有两方面都恰到好处,我所踏之地,才能稳如磐石。”
顾清萍见他神色坚定,轻笑道:“我太子,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朱标温柔看她,伸手握住她的纤柔:“清萍,有你相伴,便是我最大的底气。”
翌日拂晓,朱瀚携带奏折步入朝堂,天边已泛起微微曙光。
朝臣早已三三两两进场,神情或从容,或忐忑。
朱元璋坐于正殿,威严赫然而不可侵犯。
“朝议已立之奏,今日可宣旨。”
朱元璋声音沉稳,扫视众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