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合适的时机(3 / 4)

加入书签

形式。我要设一个专职官署,名为‘东录司’,挑选忠实能吏、博学文士,专司甄别。”

“择才之要,在审人心。若只是纸上谈兵,怎得真才?”

陆恒顿首:“太子高见,微臣立刻起草章程。”

朱标道:“不急于宣告,待我会见几位荐士,再做定夺。”

“择日不如撞日,今便去。”

午后,东宫设一简陋书堂,朱标身着青衫,淡然落座。

案前站着三名荐士,皆是民间自荐而来之人。

第一个是名叫季仲文的书生,年不过三十,言辞锋利,谈礼说政,口若悬河。

朱标听得一会,忽问:“若给你一县之地,百姓四万,仓粮五成,民怨初起,你当如何治理?”

季仲文顿了顿,答道:“先设新律,严惩贪吏,强征积粮,约束豪强,树威乃为首务。”

朱标神情不动,点头道:“退下。”

第二位自称胡济远,为医者,进言多为民间疾苦、瘴气疫病。

朱标问他:“若瘟疫蔓延,医馆无药,是否可取富户之藏?”

胡济远犹豫片刻,道:“若为济民,当如此行。”

朱标略一思索,示意其退下。

第三人却是出奇地沉默,只言自己叫周骧,自小习兵法,少年时从军未入品级,因伤退役。

只留一句:“太子若信我,给我百人,我能制敌千人。”

朱标微一挑眉,道:“你倒与前两位不同。”

“我不识礼,不讲政,只会带兵杀人。”周骧答得直白。

朱标静静看着他,忽然道:“倘若兵败,百人尽没,你自如何?”

“为主死。”

朱标一言不发,只挥了挥手。

三人退去,陆恒进来,低声道:“太子如何评价?”

“纸上之才,辩不过三问。唯有那军中汉子,倒似有几分真气。”

“明日,再试。”

“再传三人。”

“我要一月内试尽所有荐士,去伪存真。”

“此事,只许成,不许败。”

而在王府内,朱瀚已收到了第一批密探递来的“影录”。

石安子手捧文册,脸色略显奇异:“王爷,请看。”

朱瀚接过,逐页翻阅。推荐人、荐士、自述、核查……一行行字迹清晰无误。

“这‘季仲文’,夜里曾与一原翰林故人私会。”

“‘胡济远’,曾假医行骗于南镇,虽未被官府缉拿,但有数宗口供可查。”

“唯那‘周骧’,真名未知,只查得其曾随南军出征,立过战功,却因误杀上官,被斩首处置——按理说,早已死了。”

朱瀚合上册子,冷笑一声。

“有趣。”

“有诈者,有亡命者,竟都能混入东宫荐录?”

石安子问道:“王爷,要不要将此事奏告圣上?”

朱瀚却摇头:“不必。朱标要荐士,我便让他荐个彻底。”

“真龙之子,要下江湖浑水,就看他能不能不被泥淹。”

石安子犹豫道:“若东宫败坏名声……”

朱瀚冷然一笑:“那便是他的命数未成。”

“但若能从这些人中,真挑出良才——”他顿了顿,似是自语,“那才是真正的太子。”

朱瀚转身,低声吩咐:“让南镇司再派人,继续潜入荐士之列。”

“我要知道,他识人的眼光,究竟到哪里。”

回到东宫后,朱标不再像往常那般轻松地处理日常事务,而是开始逐步审视身边的每一位人物。

赵侍郎、陆恒、刘国公等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