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你打喷嚏关我什么事?(3 / 4)
的优先考虑,如果没有,就把国内的兵马拉出去,哦,对了……殷州的兵马不能动,那是咱的老底子……咱以后到了殷州,还得靠他们呢。”
听到殷州,朱元璋只感觉牙子都疼。
本来以为朱瀚只是随口说说,没想到他还记得这件事呢。
“去殷州有什么好不行……殷州的兵马必须调换。”
朱元璋说完,看到朱瀚想要辩解,赶紧解释道:“到时候殷州换谁的兵马,你跟咱说,要多少人你也和咱说就是,胡大海是咱的老兄弟,咱早就想他了。”
“胡大海不能动,最起码在新去的主将不熟悉殷州情况的时候不能动。”
“不成,胡大海必须得回来!”
朱瀚看出来了,朱元璋执意要调换殷州的兵马,就是为了拖时间,殷州都还没发展好呢,你去干啥这么做也能拖慢大明发展的时间,毕竟向海外派遣驻军,这也是一件大事,朱元璋有的是理由把朱瀚拖在应天。
“沐英吧,让沐英去,还有平安他们,都一起去殷州吧。”
平安,小名保儿,是朱元璋收的最小的一个义子,原本是济宁卫指挥佥事平定,后来平定战死,朱元璋就吧平安收为义子,虽然在建立大明后,他们都恢复了原姓,但依旧以父子相称,别看平安年纪小,但武力超群,勇冠三军,如今正跟在朱元璋身边当亲军,如今朱瀚提出让平安去,也是想把他历练一番。
朱元璋听到朱瀚点的将,脸上立刻乐开了,自己的儿子们去了殷州,那岂不是更好操作了吗
到时候把殷州的情况说的困难一些,朱瀚想去殷州更不可能了。
为了把朱瀚栓在大明本土,朱元璋也是操碎了心。
“行,就让他们去,这几个小崽子,也该出去历练历练了。”
“呵呵……给你个腰子。”
朱瀚故意在里面多撒了一把辣椒,让朱元璋第二天出恭的时候更难受一点。
第二天大朝会,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如坐针毡,但满朝文武都在,他又得端着,越端着越难受,最后干脆随便找了个由头,借着御史上奏没事实根据为由打了二十大板,然后宣布散朝。
散朝后,朱元璋就回到马秀英的坤宁宫趴着了,难受的对马秀英说道:“七五也不知道是咋回事,老想着去殷州,那殷州有什么好的一个来回就得一年时间了,到时候咱想见他咋整”
马秀英却对朱元璋说道:“七五想去殷州,说到底还是为了陛下,为了大明。”
不等朱元璋追问,马秀英就继续说道:“海外飞地,在绝大多数臣子眼中,可有可无,虽然海外商贸可以带来很多财富,现在用海外贸易把臣子栓在一条船上,让臣子愿意开疆扩土,可如果把整个世界都纳入到大明的领土中,到时候还能创造财富吗到时候会不会造成海外飞地不受重视又重新变成洋人的地盘”
“七五在百官中名望颇高,甚至和陛下并列,他到殷州,这就相当于释放了一个信号:大明永远不会放弃海外飞地,所以这些臣子就会非常努力的把海外飞地经营起来,到时候百官自己想要去海外为官,也不是不可能。”
听到马秀英如此解释,朱元璋感动的红了眼眶。
他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朱元璋有些哽咽:“七五,七五付出的太多了,说到底,还是咱这个当哥哥的没用。”
“重八,不要妄自菲薄,如果你如此不堪,七五又岂会竭尽全力的辅佐你,又岂会在你建立大明后急流勇退你是合格的帝王,天下让你来管理,他放心!”
马秀英拍着朱元璋的后背,缓缓地说道:“所以,咱应该想办法,让殷州和大明的距离变得更短一些,哪怕让船跑的更快呢如此一来,你们兄弟二人不是就可以经常见面了吗”
听到马秀英这么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