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萌芽谣(1 / 2)

加入书签

齿轮族的老族长笑着补充:“我们给种子装了新的‘导航系统’,不是靠玄力,是靠《萌芽谣》的旋律。不管飘到哪个星系,只要有人唱起这首歌,它们就知道该往哪扎根。”

风再次拂过起源稻,叶片上的记忆片段开始快速切换:蓝星废城的新稻田里,阿圆和孩子们正在收割轮回稻;火星的星轨田上,红皮肤孩童的风筝飞过了新建成的齿轮稻塔;未名域的记忆稻田中,琉璃文明的虚影正教影族孩童用星光编织稻穗……最后,所有画面都定格在起源稻的根部,那里的土壤里,混沌芯正在悄悄发芽,根须上挂着的,是从蓝星废城一路带来的、带着爷爷体温的那捧黑土。

星芽轻轻抚摸着树干,起源稻仿佛在回应她的触碰,用叶片拼出了爷爷的虚影——他正蹲在老水车旁,一边抽烟斗一边哼着《丰收谣》,和全息影像里当年的模样一模一样。

“爷爷,您看,”星芽的声音带着笑意,“种子真的记路呢。”

虚影没有说话,只是笑着朝她挥了挥手,随后化作星砂,融入了起源稻的叶脉。风带着《丰收谣》的旋律掠过行星环,那些裹着混沌芯的白色花苞顺着风势飞向远方,每朵花里都传出阿圆和废城孩子们的笑声:

“下一站,我们去种星星呀!”

这声音穿过晶体螺旋,穿过记忆芦苇荡,穿过所有有稻浪起伏的地方,像句被宇宙记住的承诺,温柔而坚定。而起源稻的叶片上,新的记忆正在生长——那是关于一群孩子和他们的种子,如何把“家”这个词,从废城的砖缝里,种成了全宇宙都听得懂的语言。

那些裹着混沌芯的白色花苞,在宇宙中飘了整整三年。它们像一群沉默的信使,顺着《萌芽谣》的旋律,落在了七十七个从未有文明踏足的星系。

最先传来消息的,是“雾泽星系”。那里的恒星是颗温柔的橙矮星,行星表面覆盖着会发光的沼泽,花苞落在沼泽里的第三日,就长出了带着蓝星稻穗纹路的“光苔稻”——它们的根须能净化沼泽中的辐射,稻穗会凝结成可食用的光球,最神奇的是,光球里能映出播种者的记忆。

驻守雾泽星系的探测机器人发来影像:一群长着透明鳃的原住民,正围着光苔稻的光球欢呼。其中一个小原住民捧着光球,里面竟映出了星芽在废城稻田里追蝴蝶的画面。“他们说,这是‘远方的礼物’。”机器人的电子音里带着惊奇,“光苔稻的根须已经和沼泽的生态系统连在了一起,整个星系的辐射值都在下降。”

消息传到起源稻时,星芽正在整理阿圆寄来的“种子信”。那是用轮回稻的秸秆制成的卷轴,里面裹着粒新谷粒,谷粒里藏着废城孩子们的合唱:“我们在稻田里种了萤火虫,它们的光和光苔稻的光球一样亮呢……”

她把谷粒埋进起源稻的根部,刚转身,就见齿轮族的年轻工程师们围着棵新抽芽的稻子欢呼。那稻子的茎秆上嵌着细小的齿轮,每转动一圈,就会吐出个星砂制成的“星图胶囊”——里面是雾泽星系的详细坐标,还有光苔稻与原住民合作净化沼泽的影像。

“这是‘信使稻’!”年轻工程师的机械眼闪着光,“它能自动记录新家园的故事,再把胶囊弹向其他花苞的方向。”

星芽忽然想起爷爷的旧日记里写过:“最好的地图,是种子自己长出来的。”

接下来的五年,宇宙各处不断传来花苞落地的消息。在“铁砾星系”,混沌芯长出了能在金属小行星上扎根的“噬铁稻”,它们的根须能分解矿石,结出的稻穗是天然的合金;在“回音星系”,花苞遇上了会移动的气态行星,长出的“飘稻”能随着行星迁徙,稻穗里藏着音波文明新编的歌谣,路过死寂的星球时,能唤醒沉睡的内核。

最让人意外的是“时间乱流带”。那里的时空像被揉皱的纸,花苞却在乱流中长出了“钟摆稻”——它们的稻穗永远朝着时间流速正常的方向摆动,根须能稳定周围的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