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灵稻(1 / 2)

加入书签

又过了五年,龙华城的白玉碑前多了个常来的身影——当年那个扎羊角辫的少女,如今已是星盟学堂的先生,总带着孩子们来碑前,讲那些刻在石头上的名字背后的故事。

“这位沈毅钧前辈,当年为了护着灵稻种子,被噬灵虫啃噬了左臂,却死死把种子揣在怀里,直到看到凌风城主才松开手。”少女的声音比当年清亮了更多,阳光落在她鬓角,竟和当年的苏婉儿有几分神似。孩子们仰着小脸,手里攥着灵稻秸秆编的小玩意儿,听得眼睛发亮。

不远处的玄鸟雕像下,凌风正和一位白发老者对弈。老者是黑岩城的老矿工,当年抡破阵锤砸石壁的力气至今没减,只是如今手抖得握不住棋子,凌风便让他执黑子,自己捏着白子慢慢等。

“凌城主,您是真傻。”老矿工落子极慢,指腹蹭过棋盘,“当年那飞升门多稀罕,多少人求都求不来,您说散就散了。”

凌风笑了笑,抬手落子:“你当年砸石壁,明知会震伤手腕,不也抡得最狠?”

老矿工嘿了一声:“那不一样,我是粗人,不懂你们修士的门道。但我知道,守着自家窝才踏实。”他指了指学堂方向,“你看这丫头,讲起故事来比谁都精神,这不就是你当年留下的念想?”

正说着,学堂的孩子们跑了过来,围着凌风叽叽喳喳。最小的那个攥着颗灵稻种子,奶声奶气地问:“凌爷爷,您真的能飞升吗?像鸟儿一样飞上天?”

凌风捡起孩子掉落的秸秆手链,重新帮他系好:“飞上天有什么意思?你看这灵稻田,春天发芽,秋天结穗,一年年长,不比天上的星星实在?”

孩子们似懂非懂,又被学堂先生喊回去背书。少女走过来,递上一杯灵稻茶:“先生说,青岚宗培育出了新的灵稻品种,能抗寒,明年就能种到极北寒狱边缘了。”

凌风接过茶,看着远处田埂上忙碌的身影——那是黑岩城矿工的儿子,如今成了星盟的农官,正带着人丈量土地。当年砸石壁的破阵锤,被他改成了翻地的犁,在田里翻起泥土时,依旧带着当年的力道。

“对了,”少女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块玉佩,“前几日整理沈前辈的遗物,发现这个,上面刻着您的名字。”

玉佩是普通的和田玉,边角磨得光滑,刻着“凌风”二字,笔画里嵌着些微灵光——是当年星辰珠的气息。凌风摩挲着玉佩,忽然想起沈毅钧临终前的样子:老头躺在病榻上,攥着他的手说“灵稻……要种到寒狱去”,气若游丝,眼神却亮得很。

这年冬天来得早,极北寒狱的雪莲竟在雪地里开了花。巡逻队送来一朵,花瓣上还沾着冰碴,凌风把它养在玉瓶里,就放在玄鸟雕像旁。没过几日,青岚宗传来消息,说灵稻在寒狱边缘试种成功,幼苗顶着雪芽破土,绿油油的透着劲。

开春时,凌风的头发彻底白了,走在田里会被孩童当成普通老者,问他“要不要搭把手”。他便真的蹲下身,帮着扶犁,看那新翻的泥土里混着灵稻的碎秸秆——那是去年收获时特意留下的,埋在土里做肥料,就像老一辈说的“把力气还给土地”。

一日,陆羽带着星盟的新弟子来拜访。弟子们对着凌风鞠躬,喊“凌老宗主”,声音脆生生的,让他想起当年神风仙宗的少年们。陆羽指着田里的灵稻问:“师父,您说这灵稻能种到什么时候?”

凌风望着远处的白玉碑,碑上的名字被雨水冲刷得愈发温润。“种到……没人记得这些名字的时候。”他顿了顿,又笑,“不过啊,只要这灵稻还长,就总有人会问‘这稻子是谁种的’,到时候自然有人来讲故事。”

傍晚,学堂的孩子们放学,又来缠着凌风。少女先生站在一旁,看着他被孩子们围在中间,讲当年怎么用星辰珠的光逼退噬灵虫。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灵稻田在风中起伏,像一片金色的海。

“凌爷爷,您看!”一个孩子举着刚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