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弑君真相(1 / 4)
十七位北戎金狼牙帐的高手,各有专精。
两人手持大环刀,刀背厚重,可劈可挡。
刀身开有血槽,挥舞时刀环作响,乱人心神。
另两人用的分别是那长约四尺的铁骨朵和一对四棱铁锏。
铁骨朵,头部呈狼头状,每一颗獠牙皆是一个打击点;挥动时风声沉闷如雷,一旦被击中必内脏破裂。
一对四棱铁锏,通体乌黑,无刃无尖,但,握于手中却极其迅猛,就好似轻盈如双棍,又能随时给人致命一击。
剩下的几人,除如残月的弯钩和双獠短刃外,更有双手战斧、铁弓和狼牙棒。
要说最具杀伤力的,还当属“套马杆”和银丝飞索。
“套马杆”长约两丈,杆身混有铁线,坚韧无比。
杆头系的不是皮索,而是一束掺杂了乌金丝的黑鬃,末端系着一个不起眼的钢爪。可于三十步外取敌将首级,或将其拖拽下马。
至于银丝飞索...则是一条细长的银链,两端各系一个流星镖。
平时缠于腰间,对敌时倏然飞出,如银蛇吐信,可远攻,可近缚,变幻莫测。
这几件兵器连连招呼向沈安若,她又怎能不吃力?
而眼下,她已无法久战,必须想办法分担伤害。
——凌霄铁枪虽能护周身无忧,但一旦出枪刺击,定来不及收回枪身进行格挡。
——唯有使镇北军冲上,方可解困。
说时迟,那时快,敌方双手战斧再次凌空劈下,沈安若下意识举抬枪身去挡;不想,下方又甩来银丝飞索,端头的流星镖直逼沈安若的腹部。
沈安若惊眸一闪,右脚直踹手持战斧之人的腹上;待那人倾下上身,沈安若已侧身旋腿,顺势勾夹住那人颈部;再一用力,那人双斧赫然坠地间,整条身子已倾了出去。
沈安若一瞬旋身,左腿已高过自己右腿,左脚尖又猛地踏在那人肩头,然后,枪尖往下一撑,右腿便完全抽离,她整个人也飞跃了起来。
她跃起之刻,已侧挥枪身,震开新袭来的“套马杆”;随之身形一掠,已翩然落于一侧汉白玉望柱之上。
她腕间长枪倏旋,破风而立,清声喝道:“禁军听令!吾是镇北军统帅,亦是大襄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她声调陡然一扬,如金玉交振,“尔等眼前,并非只有死战或退守两条路可选...尔等还可选择抽身而去!今日凡不战而退者,本帅以帅印为凭,保尔无罪!”
她枪尖微沉,骤然指向那紫宸殿前的十七道身影,“禁军儿郎可看清了?立于殿前的人,皆出自北戎金狼牙帐!北戎狼子,窥我河山久矣,今欲乱我宗庙,尔等岂可再同室操戈?!”
话音至此,她沉了沉语调,眼眸也渐渐黯淡,“今日若退,是为存身明志,不失为忠;若愿调转锋刃,直指北虏——便是我大襄的英雄!”
这句话前半句低沉,后半句又引人振奋,可谓是为禁军指明了道路。
数万禁军闻言,纷纷缩向石阶两侧,他们的腰板已再难挺直,长枪和铁盾却仍被他们紧紧握于手中。
事实上,他们早就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他们自知敌不过镇北军,更畏惧镇北王妃沈安若,但,面对数万人马朝其攻杀,他们除了全力自保,似也别无选择。
现在,他们终于等来了回转,沈安若的话也如一道明媚的曙光,这曙光不止能照亮他们的心田,还给予了他们希望。
虽说,希望就在眼前,可他们仍需谨慎观察着五万京畿驻军和五千镇北军,外加一众江湖侠士的动作。不是他们不信沈安若,而是他们已杀得胆颤心裂,断不会轻易弃下手中保命的筹码。
随着第一批镇北军将士从他们身边走过,部分人已开始放下手中武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