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冲破黑暗(2 / 4)
只有摒弃世俗才能寻到那个真我。
然,从古至今却没几个人能真正解释清楚何为真我。
就连最通俗易懂的佛家,也常用“不可说”来概括,全因能讲出来的也绝不是天道。
纵使,天道铁律无法更改,能付之努力却足可诠释出人生的意义。
由此可见,《论语·宪问》中“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含金量还在不断上升。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亦是做人的大道理。
——没人可以改变天道,那些意图改变天道的人也终会自食恶果、自作自受,但,世人却有权利不懈努力,完善自我修为和建树。
这句话很绕嘴,乍一看有种背离天道的感觉,实则却是唯一能和天道同频的途径。
简单来说,一味顺从并不能得知一个人的能量有多大,因为从未想过抗衡,也从未试过突破。
这和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是同样的道理,只说某国很强,可到底有多强呢?
——恐怕不真刀真枪地较量一下,还真不知对方强到哪...
败于天道,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怕是上古真神也难逃天道的束缚,但,真的较量后,也能彻底了解对方的实力。
待了解了实力,是不是也就有了最直观的差距,亦能得知该从何处努力。
有了努力的方向,自然也就有了同频的基础条件。
而,凡人若想与天道抗衡,必要不断强化意念。
除此之外,别无法门。
在现实生活中,意念常通灵魂;其实不然,别信什么魂魄一说,人根本就抓不住,也控制不了,唯有意念可以不断给予自我力量,从而无所畏惧、看淡生死。
——所谓意念合一,就是心里想的和手上做的是一回事。
——不自己骗自己,活得真实、坦荡,如此心就静了,人也就不累了。
——最终,达到内在认知与外在行为的绝对统一和真诚。
正如:看到老人摔倒,心里想:“应该去扶”。
然后,没有犹豫,没有“扶了会不会被讹”的杂念干扰,立刻走过去把老人扶起来,这就是意念合一。
然,现实中更多的是心里想扶,但脚却因为怕麻烦或担心而走开了。
——想扶,是念;走开了,是意。这便是不合一的表现。
说到这里,有慧根的人应已能与天道结合在一起了。
是的,不要怀疑自己的思路,天道和“怕麻烦”或“担心”所起到的作用,从一定意义来讲是无异的。
什么意思呢?
事实上,天道也是一道限制,正因天道存在,才使得诸多大能畏首畏尾,从而放弃去做能全力挽回的事,再将一切因果推到天道身上——其结论,自然也是他们无错。
如此,天道何其冤也...
世人总会有道不完的“天道使然”,却压根就道不明何为天道,岂不可笑也?
沈安若当然不知何为天道;若知,她也绝不甘心只做人间的靖朔郡王。
但,她却很清楚一件事——若想重新拥抱齐麟,就必须先揭开齐麟最纯粹的底色。
得知了底色,她才能重新拥有与齐麟并肩而行的基础和条件。
眼下,如深渊的地道还在继续蜿蜒,只要稍稍松弛意念她就会永远倒下。
她不想倒下,追了那么久,她又怎能甘心倒下...
很多时候,不论对错、得失,只凭着一股执念和必要探究的精神就能战胜所有。
此刻,应是她这些年来离齐麟最近的一次,身体的相逢,只是开始;信念和思维的同频才是永恒的基石。
所以,她要尽快找到齐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