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项庄舞剑(2 / 3)

加入书签

象也毫无异常,北方的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也依旧璀璨。”

四泽紧接着拱手道:“北疆境内无逆向生长之植物,亦无反常之景象。”

海楼渐垂眉眼,反倒微微皱起了柳眉,她没有朝齐麟行礼,所发之声也极柔极慢,“虽无异常天象和反常景象,可单凭顾念的身份,怕是已使少主感到不安...”

此话一出,众人皆怔,频频望之,似在等待着她接下来的言语。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顾念既为暗网一员,平日里所接触到的信息也是普通百姓遥不可及的。然而,顾念的问题倒也不在那些海量信息中,而在于他的意识和思想...”

“准确地说,我们不知他的思想和认识已达到了哪种高度,使得少主不安的也便是这难以预料的认知与思维。人只要突破被禁锢的思维后,就会变得不可控,你也永远无法知晓他到底想要什么。”

她看了一眼齐麟,见其脸上毫无波澜,又继续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提出建议汉武帝实行的统治政策和治国思想。依海楼看来,那董仲舒倒也没什么经天纬地之能,只是有一颗推波助澜的心。”

“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之策,经历汉初黄老之治,汉武帝不得不迁徙富豪,打击豪强。董仲舒上《举贤良对策》,主张教化民众,唯贤是举。说白了,董仲舒所上的《举贤良对策》也不过是顺应汉武帝所求,达到集中皇权的效果。”

“随后,董仲舒所提出的“天人感应”“大一统”之说,和进言的“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也意在教化百姓。“仁”乃“德治”;“义”和“礼”则作为评判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道德原则;“智”乃是通过学习和修养来提升个人品德和社会秩序;其中“礼”也长期作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

“在此规范下,才强调了顺应天命,君臣有别;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等诸类思想。在此思想下,多得是愚忠的贤臣良将,也多得是女子的坚韧和不屈。这本没什么不好,能稳定社会秩序的思想也不该称为“坏事”,但,君又怎能全然无垢?”

她说到此处,齐麟也缓立而起,眸中多有感念,“在此之前,本王的王妃就对顾念赞许有加,顾念也的确该被人们认可,他毕竟是母妃为本王留下的贤能。但,我们永远无法知晓的是,他到底知晓多少君王的肮脏勾当,亦不知晓他到底截获了多少君王的私心与私欲...”

他渐渐缓叹,“这人啊,是容不下一丝尘垢的。即便对方是圣贤,只要得知对方曾做过违心之事和骇人之举,就必会被诟病。”

“换句话说,这和爱慕一人是一样的,爱慕之人可以是完美的,所谓“情人眼中出西施”也便是这个道理。可一旦知晓对方私下都做过哪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和经历过哪些不光彩的事后,即便再爱慕也会瞬间无光,甚至还会倍加唾弃。”

“唾弃一旦产生,必会比常人还要厌恶上千倍、百倍,因为其中有识人不淑的成分,也有自我否定的愤怒。可人又怎会容忍自我否定呢?大多数人终会将一切错误转嫁到对方身上,最终的结论也永远不会是自己做错了,而是对方欺骗了他,错也全在对方身上。所以,他会比常人多上万般愤怒,也会比常人更想对方不得善终。”

海楼点头,“不错。在不知顾念都知晓哪些隐秘之事前,此人不可重用。假如,他已了解清楚老王爷和顾侯爷的死因,那他此次参加文武科举也只为一件事...”

齐麟,补充道:“不知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顾念已是暗网头目,拥有着这世上最神秘、最庞大的权势和组织,他可以凭借情报和超前信息收拢下所有存在致命要害的人为他所用,这显然是任何人都无可比拟的,包括本王也做不到。那他为什么又要参加此次科举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