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奇袭寿家庄(二)(4 / 7)
一抹纠结之色。
这仓池
即便是天寒地冻之时,仓池也没有冰封的跡象。
相反,那池面上的水汽,却平添了几分仙蕴。
“到底是老了啊!”
汉帝,自言自语。
他摇了摇头,发出一声悠长的嘆息。
深夜时分,刘德四人风尘僕僕,疲惫不堪进入军营。
“王欣”
刘德吃了一温酒,总算是缓了过来。
听到刘进的询问,他愣了一下。
“让我想想,我好像知道此人。”
霍禹突然开口,道:“王欣之前为渔阳太守,太始三年入京,次年拜右扶风———.”
“对,我想起来了,他还有个兄长,是云中名士王孺。”
刘德一拍巴掌,露出了恍然之色。
他笑道:“王孺当年在长安时,为燕王门客,曾求教於大人,但被大人拒绝。”
“所以,王欣是燕王的人”
刘进追问了一句。
刘德几人,都露出然表情。
刘德想了想,懦懦道:“有可能。”
杜延年则沉声道:“渔阳为燕国所辖,而王欣的兄长又在燕王帐下效力,不是不可能。”
说完,他看向了刘进。
“主公,到底是什么情况”
刘进却没有回答,而是坐在榻上,沉思不语。
倒是傅介子一旁开口,轻声把日间发生的事情,与四人讲述了一遍。
四人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没道理啊,燕王要袭击贰师將军”
陈毋疾有点想不明白。
“与他有什么好处”
“没有好处!”
刘德突然道:“没有好处,就是最大的好处。”
“什么意思”
哪怕是聪慧如霍禹,也糊涂了。
杜延年轻声道:“霍郎难道不觉得,最近长安有些过於平静吗”
“不好吗”
“呵呵,换做往常,是好事;但放在现在,却非好事。”
“此话怎讲”
陈毋疾问道。
杜延年道:“太子近来,在朝堂上的態度越来越强硬。昔日已经成一团散沙般的卫候一脉,隱隱有向太子聚拢的现象。而素来强硬的江充,最近却非常安静。右丞相刘屈麓刚来长安时,何等囂张。近来也很安静-----这绝非是好现象—
或者说,对於燕王而言,不是好事。”
“好了,都別说了。”
刘进睁开眼,沉声道。
“诸君一路风尘,想必都辛苦了,先去歇息,明日再议。”
“喏!”
眾人虽然不明白刘进的意思,也都起身领命。
却是很辛苦。
特別是冯奉世,一来一回,早就疲惫不堪。
刘进站起身,拿起桌上的简书,用力拍了三下桌子,而后转身,背著手走出了军帐。
他绕过中军大帐离开。
因为,他的军帐,在大帐的后方。
回到军帐,他脱下了身上厚厚的衣物。
军帐里的温度不低,温暖如春。
他倒在榻上,用脚敲在脚蹬上————
燕王旦的野心,从未掩饰过,
他虽远在燕国,但是对长安的关切,却从未停止。
时不时会派人来长安请安,时不时会派人来,与王侯公卿贵族走动,增加友谊。
他对太子刘据的不屑,更没有过掩饰。
早几年,他曾多次在祭祖大典上挑刘据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