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时间的流逝15(1 / 2)

加入书签

“而且诸如入关后做的恶坚决不能像现在那样采取回避的态度,装作视而不见。

你们都是这方面的专家都非常清楚那可不仅仅是‘xx十日’、‘xx三屠’,而是从南到北全国范围内的x杀x掠。

我们脚下的每一块土地都有同胞在悲鸣。”

“我非常欣赏顾诚先生写的那本《南明史》,顾诚先生的这本着作是第一本系统性陈列了入关后在全国范围内屠杀掳掠的学术书籍,也第一次在书里面否定了所谓的圣祖高宗这爷孙俩所谓的盛世,是不是盛世我待会儿会讲到。

顾诚先生在学术上的勇气令人钦佩,也因为与当时的主流文史宣传不一致所以顾先生受到了广泛的批评。”

“李治廷老师你也在,我记得你当时对顾诚先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不客气地说你就像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一样。”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是这么说的‘概括《南明史》的基本内容,它是为南明覆亡唱出的一挽歌,是对hanu各派联合k情斗争书写的长篇赞美诗,是对qg统一中国出的一道声讨的檄文。

《南明史》除了肯定农民战争外,基本上是明末清初与清末民初两个时期反清排满思潮的集中反映。

’”

“甚至有人恬不知耻的公然表了一些逆天的言论。

比如某搜刮都尉常说扬州屠杀都是明降军干的,多泥滚为了照顾降军不得不放任他们屠城。

比如,宣称重点屠杀的是江南,是屠杀欠税地区和文人士大夫,是在帮北方人和前明降军报仇。

我想问一句这些人还知不知道身上流的是什么样的血脉?“

“顾先生有错吗?那些遍布南北的抗争不正说明了他们的不合法?或许李老师想的是那些溢白人已经被我们同化了,为了照顾团聚就不要再纠结哪些事情了,风物长宜放眼量吗。

很显然李老师对我们的文化融合力有着很强的信心,并且引以为傲。”

“那么我请教李先生一个问题,1937年7月7日宛平城一声炮响,按照李先生的想法我们是不是不要抵抗的好?反正凭借我们强大的文化统合力也能把小日子同化了,又何必反抗呢?不抵抗也就不会有几千万同胞因此丢了性命。”

“李先生有没有想过,他们之所以被同化恰恰是因为那些抗争。

揭竿而起的是抗争,手无缚鸡之力保留文化道统的也是抗争。

正是这种抗争保留了拿随时都会熄灭的星星之火,最终在教员和他的同志带领下终成燎原,烧尽了这块土地上的腐朽的杂草。

只没想到的是还有种子遗落。”

……

“好了,最核心的问题已经确定了。

记住了,这既是我个人的意志也是三省的意志,必须本着这个主基调开展工作。

当然了如果有不同意见的话可以保留,但是在这个工作中必须和中枢保持一致。

你们都有学术自由,可以表个人着作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欢迎。”

“如果觉得实在不能调和的话,可以选择退出,我们尊重你的选择。”

“下面,我们讨论一下所谓的盛世。

各位都非常清楚每次改朝换代都会迎来一段的相当长时间的繁荣期,原因很多方面,也不全是统治者的所谓英明神武。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资源,人口和资源的矛盾。

王朝因为这个矛盾的缓和而兴起,也因为这个矛盾的加剧而衰亡。”

“明的灭亡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祸方面士大夫阶层的贪欲不断膨胀,吞并了大量的土地,比如徐阶田产4o万亩,董其昌‘膏腴万顷,游船百艘’,而且他们不用缴纳赋税,这就导致了财政的枯竭,只能加重百姓的负担。

天灾方面,明中期开始好巧不巧的遇上了小冰川期,气候的变化导致粮食歉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