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金泰熙的面试(2 / 2)

加入书签

的是处理语言学的工作,肯定要增加别的功能,根据不同的应用方向成立了小组。

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如何提高不同加卡之间的信息交换度、完善开工具……这些都是研究院一直在做的,直接拿来用就好了。

最后下来现训练组和测试组无事可做了。

大模型在蛋白质计算中心的运行度最快,但是那边的工作更重要,没办法占用。

眼看着因为硬件的原因工作没办法开展,两个小组的人无比郁闷。

最后化悲愤为力量主动协助其它小组开展研究。

新的专用芯片早一天出来就能早一天开展工作。

其实设计这种专用芯片目前来看在经济上是不怎么划算的,应用范围太窄了。

不过研究院可不考虑这个,亲眼见过那个人工智能应用后非常确信展成熟后应用极广,现在不赚钱不等于以后不赚钱,做技术储备呗。

班行远自己也领导一个小组,研究进一步对算法进行优化,降低对算力的需求。

他有一个想法,打算借鉴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

这个大模型在处理的时候是同时对整篇的资料进行处理,对算力的要求非常高。

人脑不是这种方式,别的先不说,先就不能完整准确的记住那么多东西,只能同时处理一小段的内容。

而且不会对所有的信息全部处理,是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取出需要的或是感兴趣的来处理。

班行远要做的是在数学上证明这种办法的可行性,并计算出收益,也就是可以降低多少算力需求,提升多少效率。

在此基础上对算法做进一步的优化。

当然了具体的工作也不用他去做,给出整个工作的框架和思路就好了。

班行远把做研究当作是放松,比起他要处理的工作做这些计算不要太轻松,至少不会觉得心累。

上午快十一点的时候金泰熙返回自己的办公室,有很多事情还等着自己做呢。

最重要的就是大模型项目的计划书得经过金泰熙批准后才能开始实施。

既然把研究院交到了妻子的手里班行远是不会越俎代庖的,制度是怎么样的就怎么执行,也只是问起一些技术问题的时候做一下解释。

这帮科学家显然摸透了金泰熙的性子,准备了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看完之后金泰熙的分贝立刻就高了:“什么?你们要建一个规模十倍于蛋白质结构项目的计算中心!

不行,绝对不行,我去哪里给你们弄每天1ooo万的电费!

这个大数据模型是个什么东西,需要下这么大的功夫。”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