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宝岛行4(2 / 2)
直奔毛公鼎。
作为镇馆之宝,自然有很多游客参观。
到达展位后,班行远越俎代庖,直接接管了解说的工作。
先秦史可是他的专业领域,毛公鼎还需要听人解说,那就太丢人了。
再说了,论权威性有几个人比得上班行远。
班行远先是介绍了毛公鼎的现和流转,随后开始讲了毛公鼎制作的有关事情,讲了特别多那一时期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的情况。
讲完后对徐贤说:“小璇啊,给大家讲一讲上面的铭文吧。”
徐贤心说,你有多瞧不起我,用这个考我。
做为现铭文最多的青铜器,毛公鼎铭文是古文字学必学的,铭文大篆书体高度成熟,对徐贤来说和隶定后的汉字没什么区别。
流利的把铭文读了一遍并解释了意思,引来一阵掌声。
游客里有几个年轻人是少女时代的粉丝,不由得对徐贤充满同情,“还奇怪你怎么老是不参加组合活动,现在明白了。
摊上这么一个老师,好可怜啊,这是人学的吗……”
毛公鼎之后是散氏盘,很多观众都跟着一起去了,班行远的讲解太精彩了,本身就是三代先秦史的权威,对那些历史了解的不能再了解了,加上语言生动风趣,观众不时出一阵笑声。
第三个青铜器是宗周钟,别的就不看了,因为没字。
在中国,青铜器的价值取决于上面有没有铭文以及铭文的多少。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任意挑选同一时期的青铜器,别犹豫,拣字多的选。
所以在国博哪怕四羊方尊精美无比,也得给朴实无华的利簋让位,没字没文化就没地位。
国博哪天要是借来何尊,四羊方尊更得靠边站。
看着这三个青铜重器,就去了书法展区,这里可有不少好东西,包括一幅班行远心心念念的作品。
先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字当然是好字。
班行远一家三口仔细欣赏了好长时间,宝儿和徐贤还拿手指比划临摹。
这个帖子上可不只是王羲之的字,还有赵孟頫、唐寅等名家的题跋,当然也少不了那个毁字不倦的某皇帝。
看了一会班行远问宝儿:“说说吧,有什么感想。”
“字还是要无心而为的好。”
宝儿说,“这就是王右军随手写的一个便签,信笔而来,没有任何刻意,反而深得自然真趣。
其他的人像是赵孟頫、唐寅的题跋也很好,但是多了一份刻意。
至于写字最多最大的那个人,还是不提了,倒胃口。
我终于明白哥哥为啥要在松石间意上刻字了。”
下一个是《远宦帖》,欣赏了一会宝儿说,“感觉没必要特意看王右军的字了。
哥哥那次喝醉后写的《兰亭序》就算真迹也不过如此,看哥哥的字就好了。
我们去看《黄州寒食帖》吧。”
三个人走到了《黄州寒食帖》的展位开始欣赏。
其实这些书法作品很少同时展出的,也就是班行远来了打过招呼后特意安排的,为此还赠送了一卷班行远所写《兰亭序》的复制品。
一边欣赏一边交流着。
“苏东坡和黄庭坚两个人可真有意思。”
宝儿一边看一边笑着说,“字是好字,自然流畅,毫不造作,不愧是‘天下第三行书’,就是格局差了点。”
“这也难免,自身境遇如此。
后世藏家对是他的粉丝,也不算过誉。”
“走吧哥哥,我知道你想看的不是这些。”
班行远带着宝儿和徐贤来到了他心心念念的那幅作品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