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履新1(1 / 3)

加入书签

献血保平安!

希望不要遇到烧脑的check了。

昨天说了必须做到,不能给定远侯丢人。

见作者有话说。

“要不要考虑负责那边事务?”

大先生给班行远挖坑。

“这个主意不错。

院士的特殊身份开展工作会非常方便,院士过去的话不管见谁天然矮你一头。”

王主任也是眼前一亮。

“算了吧。

我都有些后悔给自己揽的事情太多了,都赶上次辅了。”

班行远敬谢不敏。

“次辅吗?也不是不能考虑。”

大先生目光闪烁,不知道话的真假。

“可千万别。

进中书的话已经有些破格了,次辅的话就真的是把我放在火上烤了。

我也想明白了,就是干活的命,只要辅、次辅或者是其他的平章事不觉得我越权,我非常乐意配合他们的工作。

我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王主任先行告辞,班行远和大先生继续交谈。

“说说你有什么建议吧,年轻人,又有很长时间的国外工作经验,不像我们这些老头子,视野不够开阔。”

“笑话我不是,我可没您的站位高。

说一些你们没有关注到的事情吧。

第一个是外宣,我觉得需要改变思路了,总是拿内部的那套去做,谁信啊。

当然了,也会邀请很对相对客观的媒体来参观,可是效果有限。

就算是这些媒体相对客观,毕竟也是选择性的报道。

通过别人的嘴宣传自己,肯定是没什么效果的。

而且,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普通民众对我们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种办法根本就行不通。”

“我在国外生活过很长时间,回来后清楚的感受到我们在很多方面已经领先他们了。

比如移动支付,手里有一个手机不管干什么都够了,从来不用为忘记带钱包而烦恼。

这段时间在国外、包括台省各种不方便。”

“外宣是双向的,既包括把我们宣传出去,也包括把达国家真实的情况报道过来。

说实话有些文化界的人对西方社会有着谜之崇拜,哪儿哪儿都是好的。

什么德国良心下水道、夏令营中的较量,群众被这种《读者》《意林》式的毒鸡汤荼毒太久了。”

“还有我们完善的电力、通讯基础设施建设。

很多人吹捧德国人在地铁都是看书,那是地铁里没信号好不好,能刷手机谁还看书?”

“我觉得不妨大气、开放一些,别再抱着对等的原则要求互相免签,可以单方面免签吗。

当然了具体形式上可以是那种过境免签144小时什么的。

总是担心看到不好的一面,这是杞人忧天,很多方面远远不是西方能比的。

比如晚上两三点在路边吃烤串、喝扎啤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在国外,尤其是米帝,天一黑没几个人敢出门。”

“这是阳谋,来的人多了,看得多了,自有大儒来替我们辩经。

普通民众被蒙蔽的久了是会反弹的。”

大先生饶有兴趣地听着。

平时都是他讲得多,就算有人汇报工作也是言简意赅,那像班行远就跟闲聊一样,就没把他当大先生。

“继续。”

“还有就是民u,我觉得应该改变过去的方针。

说实话这一方针是沿袭的红色帝国的做法,但是没有考虑到我们和他们不一样,cp在这方面真的有尖锐的矛盾。

我们这里不一样,其实还是很融洽的。

刻意强调团结其实是在暗示存在矛盾,这不好,很不好。”

“我就不提少民诸如在生育、高考方面的优惠,举一个可能不太合适的例子。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