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新朝国号为“明”(1 / 2)
称帝之议尚未定论,另一个相关且同样重要的问题又被提了出来——国都定于何处?
墨江白再次代表文官集团提出建议:“王爷,若定鼎天下,则国都之选至关重要。
金城地处天下之中,西接河西走廊,东望中原腹地,且乃百年王都,城郭宫室完备,稍加修缮即可为帝都气象。
相比而言,云州偏于北疆,虽为龙兴之地,然若作为一统天下之国都,恐有偏安之嫌,不利于掌控四方,尤其不利于未来经略江南、安抚南方士民之心。”
这个提议同样引起了激烈讨论。
支持定都金城者认为金城便于控制广阔的疆域,尤其是新纳入的西齐故地和未来将要收复的南方。
能够继承前朝王都,有助于安抚新附之民,彰显新政权的正统性和包容性。而且金城本身是西北重镇,商业发达,物资集散便利。
但以周大彪、赵小七等出身北疆本土的将领则倾向于仍以云州为都。
他们认为云州是北疆根基,民心最为稳固,军工、将作院等核心产业均在于此。
同时云州背靠草原,防线稳固,而金城虽处中心,但也意味着可能四面受敌,尤其在建国初期,稳定性不如云州。
还有就是许多北疆老臣对云州有深厚感情,视为根本。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铁横更是嚷嚷道:“云州有啥不好?咱们就是从云州打出来的。金城这地方,刚打下来,人心还没稳当呢。”
张墨听着双方的争论,心中权衡。他明白,都城的选择,不仅关乎地理和政治,更关乎权力格局和未来发展方向。
这实际上也是北疆旧部与新附势力之间的一种微妙博弈。
议事结束后,张墨回到后堂,与王妃墨月商议此事。墨月不仅是他的妻子,更是他最重要的政治盟友和智囊,其智慧往往能给他关键启发。
听了张墨的叙述,墨月沉吟片刻,轻声道:“夫君,称帝与否,建都何处,看似是两件事,实则为一。其核心在于,夫君想要建立一个怎样的王朝?”
她继续分析:“若只想做一个割据一方的霸主,或如历代开国君主般,打天下而后安享富贵,那么缓称帝、都云州,亦无不可。
但若夫君志在天下,欲开创前所未有之新局,涤荡积弊,再造乾坤,那么,名号与都城,便不仅仅是形式,而是凝聚人心、指明方向的大纛。”
“称帝,是向天下宣告旧时代的终结和新时代的开始,是给所有追随者和观望者一个明确的信号。
而建都金城,则是表明夫君的眼光不再局限于北疆一隅,而是胸怀整个天下,有意融合四方,统合南北。这有利于消除地域隔阂,吸引天下英才。”
“至于夫君所忧。”墨月握住张墨的手,目光坚定:“保持初心,在于制度设计与夫君自身持身以正,而非拘泥于都城所在。
至于隐世宗门,夫君已迈出这一步,便无回头路,唯有自身足够强大,方能无惧任何挑战。”
墨月的一席话,如同拨云见日,让张墨心中的迷雾渐渐散去。他意识到,自己或许过于谨慎了。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需顺应时势,敢于担当。
经过数日的深思熟虑,并广泛征求核心成员意见后,张墨终于做出了决断。
再次召集文武重臣于大殿之上,张墨神色庄重,宣布了他的最终决定。
“本王深思诸位所言,皆出于公心,为北疆、为天下计。天命不可违,民心不可负。
本王决定,顺应天意人心,择吉日,祭告天地,登基称帝,定国号为‘明”,年号待定。”
此言一出,台下群臣激动万分,纷纷拜倒恭贺。
张墨抬手示意安静,继续宣布关于都城的决定:“至于国都,云州乃龙兴之地,功不可没,定为北都,设留守府,重要军工产业仍置于此。
而新朝帝都,定于金城,改称中京,此地据天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