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春夏秋冬,转眼便是三载(1 / 4)

加入书签

春夏秋冬,转眼便是三载。

自严星楚将鹰扬军帅府正式从洛东关迁至归宁城,并将其升格为“归宁府”以来,已过去了两年。

当初做这个决定,除了考虑到北境草原上,金方的新汗庭日益稳固,鹰扬军的战略重心和内部沟通,再偏居洛东关已显不便外,还有一点,就是严星楚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给核心成员逐一进行了谈话,把未来鹰扬军的方向明确了,接下就是经略本土,伺机外拓!

具体到归宁城这一招棋上,当时洛天术从东南来信极力赞成,说归宁城历经战火,地广人稀,正好借帅府迁入提振人气,吸引流民与商贾安居。

事实证明,洛天术的眼光毒辣。

两年时间,归宁府户籍人口暴增,从原先排在武朔、平阜、隆济之后,一路飙升,已然超越平阜,达到了三十万之众直追武朔城,街市繁华,车水马龙,加上五万大军的驻守,俨然已经成为北境第一雄城。

而今日,整座归宁府更是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之中。

原因不是严星楚与洛青依的第二个孩子,女儿严华的周岁提前了。

而是鹰扬军大帅严星楚的义弟、已故军侯系大佬皇甫密的独子——皇甫辉,今日大婚,迎娶鹰扬军劝农使王东元的爱女王槿。

这段姻缘,还得从北边那座新起的“安北新城”说起。

皇甫辉奉命督建此城,与前往新城建设的王槿感情激增。一个是将门虎子,虽暂离沙场却锐气不减;一个是文官之女,于琐碎事务中自有坚韧聪慧。几年下来,两人并肩协作,情愫渐浓。

去年夏天,安北新城终于竣工。

皇甫辉给义兄严星楚的报捷信中,除了详述新城防务、民生安排,最后硬是拐弯抹角地加了一句私情——恳请大帅出面,代他向王东元王大人提亲。

严星楚对此早有耳闻,就算皇甫辉不来信,他也准备敲打一下这个只顾着筑城、忘了终身大事的义弟。

人家王槿姑娘年纪不小了,总不能一直等着。更重要的是,皇甫密对他恩重如山,就留下皇甫辉这一根独苗,于公于私,他都盼着皇甫辉早日成家,为皇甫家开枝散叶,告慰皇甫密在天之灵。

他亲自去找王东元一提,王东元差点老泪纵横。

他比严星楚还急,女儿都过了二十了,在这年头已算大龄,而且对方还是皇甫家的公子、大帅的义弟,他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然而,这场婚礼注定快不了。

皇甫辉身份特殊,他不仅是严星楚的义弟,更是军侯系昔日领袖皇甫密的儿子,他的婚事,牵动着军侯系力量的神经。

白袍军帅谢至安,西南自治同盟督抚陈仲,这些军侯系的老牌大佬,都必须到场见证。

因此,婚期定在了今年开春。

既然要成家,总不能只顶着一个虚衔侯爵。

严星楚大手一挥,以皇甫辉督建安北新城有功为由,授其“安北新城同知”一职,位在安北新城道员之下,掌一方实权。

消息传到皇甫辉耳朵里,他嘴上谢恩,心里却有点不得劲。

同知这是个文职啊!他骨子里流淌的是军侯的血,梦想着沙场点兵,而不是在衙门里处理文书。可这是义兄的安排,他再不愿意,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严星楚考虑得却更远。

他要皇甫辉先从文职历练,熟悉民政,未来方能走得更稳。

同时,他在归宁府内精心挑选了一处四进的大宅院,赐给皇甫辉作为府邸,也就是今日张灯结彩、宾客盈门的“皇甫府”。

两天前,白袍军帅谢至安就到了。

他带来了整整十辆大车的丰厚贺礼,风尘仆仆。入城后,他没先见严星楚,而是直接去了王东元府上。

拉着王东元的手,话说得极为客气,却也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东元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