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把头(1 / 2)
接到陆北指示之后,阿克察立刻开始与当地矿场把头,以及村镇的伪满保长进行接触,其中也存在困难。村镇的保长对于抗联是敬而远之,但矿场的把头则鱼龙混杂。
鱼龙混杂的好处就是很多矿场把头愿意与抗联进行接触,江湖人有独属于江湖人的胆大,一贯的理念是多个朋友多条路。
不做朋友,不和抗联的人深入交流,那就得和抗联的枪子儿来一个深入交流。
为此,阿克察前往呼玛县金山乡兴亚屯,这里是日军建立的一个垦荒点,有农户三十余户,均是从宁安县迁居至此。受日寇移民开拓团迫害,他们在宁安县的土地和房产均被强占。
因为是从牡丹江而来,当地农户都知道抗联,对于抗联是完全欢迎的。
阿克察和当地村民聊天,得知牡丹江地区的抗日活动已经基本停止,但日军为了防止抗联再度兴起活动,便将大量民众迁移至此地,他们已经来此地一年多。原本有六七百人,一路上老弱妇孺病亡甚多,抵达此地之后,因为从头到尾都需要自己动手建设。
他们伐木修房,为了生计很多人只能前往矿场当淘金工人,还要受伪满政府的征调去修建维护公路,一年到头都不得喘息。
询问中得知,最近打着抗联旗号为祸四方的土匪武装,很多都是被迁移至此的农户,有从牡丹江迁移而来,也有从通化、延边等抗联活动区域迁移至此。
阿克察问和这几只土匪武装是否有联系,或者认识土匪中的成员,他以为既然知道抗联,甚至打出抗联的旗号,那就有的谈,但是结果并不如人意。
那群流民到此地后,一个抢的就是同样和自己遭遇的老百姓,矿场有矿警队,稍大的村镇有治安队,那就只能抢这些谁也不为他们做主的流民。
当地群众给游击队的队友烧水泡脚,缓解疲惫,这让绝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组成的兴安游击队战士们受宠若惊。似乎是已经习惯,这些从宁安县强行迁移至此的游击区老百姓,依旧保留着抗联落脚时,为他们烧水洗漱泡脚的习惯。
没受过如此礼遇的大额乌苏对阿克察说:“抗联是好是坏,老百姓最是明白。”
“这不算什么,以前我在汤原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恨不能把心掏出来。”
西征至此两年多,很多老战士都希望打回去。
外面。
执行警戒的战士汇报,渡口边有人打火把示意,那是约定好的见面。
在村子外的呼玛河另一边,河中的渡绳摇晃,一艘木船横渡而来。船上有数人,皆荷枪实弹,靠岸后对方警惕的看向周围山民打扮的游击队战士,直到看见头戴骑兵尖头帽的阿克察。
来人是附近几个金矿的把头,撮合此事的人是汗达金矿的把头,这个把头在工人中声望不错,至少没有出现虐待残杀金矿工人的事情,所以金矿一直生意不错,许多当地群众在闲暇时都去往这个金矿从事淘金工作。唯一能够指责的就是此人收取的人头费很高,但工钱照发,已经算是很有良心了。
“王把头。”阿克察伸出手。
王把头一身横肉,拱手一礼。
阿克察邀请几人前往村中一间木屋,待进去的时候,王把头很有江湖气息的掏出驳壳枪,将手枪交给手下。阿克察笑了笑也照办不误,也将自己的配枪交给战士。
进屋落座,王把头看着屋内连树皮都没去的房子,来的时候他也看见了当地群众给抗联烧水做饭的一幕,不得不感慨穷鬼们真是喜欢抗联。
“此次仰赖王把头撮合,多谢了。”
王把头不急不缓说:“还是你们抗联狠,三言两语就逼得手下兄弟们找我涨工钱,要是我不撮合撮合,怕是我得跟黄秃子一个下场。”
“哈哈哈,言重了。”
另外一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