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妹妹的桃符(2 / 3)

加入书签

也带着同行者的了然,“能看到这山西大地,乃至更远的地方,因我儿之策而旧貌换新颜,看到那些原本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如今也能为孩子添件新衣,为家里添个暖瓶。这比账本上增加多少数字,都更让人踏实。”

她顿了顿,语气微沉:

“只是,树大招风。如今盯着我们的人,太多了。国内外的都有。”

“无妨。”

林砚语气平静,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笃定,“根基已稳,风雨来时,不过是让棋盘上的棋子,动得更快些而已。”

他脑海中,青铜棋盘的虚影一闪而过,万千气运光点在三省之地稳固闪耀,更有无数颗远在东瀛的棋子,在暗处蛰伏。

母子二人都沉默下来。

办公室里只剩下暖气管中热水流淌的微弱汩汩声,和窗外隐约传来的、象征年节祥和的爆竹声。

过了一会儿,苏婉贞像是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巧锦盒,推到他面前:

“快过年了,这是娘给你准备的。不是什么稀罕物事,一块怀表,出差办公,看时辰方便些。”

林砚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块精致的鎏金猎装怀表,表盖上镌刻着细微的云纹,秒针正规律地行走着,发出清脆的滴答声。

他合上表盖,握在掌心,冰冷的金属很快被体温焐热。

“谢谢娘。”他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个清晰、真切,属于他这个年纪的笑容。

苏婉贞也笑了,温声道:“好了,公事已毕。回家吧,你妹妹念叨你好几天了,就等着你回去给她写桃符呢。”

“好,回家。”林砚站起身,将那块怀表小心地放入内袋。

母子二人一前一后走出办公室,熄了灯。

顶楼的黑暗里,似乎只剩下那盆绿萼梅的冷香,与窗外人间烟火的暖意,无声交融。

新城区的宅子,不如老宅那般深邃,却更显敞亮暖和。

还未进门,便听得里面传来小妹林玥(阿满)脆生生的笑声,以及爷爷奶奶隐约的说话声。

推开门,一股混合着炖肉香气、糕点甜香,以及淡淡墨汁味道的暖流便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从外面带来的所有寒气。

“回来啦!”奶奶陈素秋正端着个热气腾腾的簸箕从厨房出来,里面是刚蒸好的花馍,一个个捏成了小兔子、小鱼的形状,憨态可掬。

她瞧着并肩进来的儿媳和孙子,脸上笑开了花,“就等你们开饭了!”

“娘!哥哥!”穿着大红棉袄,像个小福娃似的阿满立刻从堂屋的椅子上蹦下来,炮弹一样冲过来,先抱住了苏婉贞的腿,然后仰起头,乌溜溜的大眼睛满是期待地看向林砚,“哥哥,我的桃符!”

林砚脸上那在银行顶楼时的沉稳疏离瞬间消融,他弯腰,轻轻捏了捏妹妹胖乎乎的脸颊:

“忘不了,一会儿就给你写。”

爷爷林广福坐在堂屋主位的太师椅上,手里盘着两个油光锃亮的核桃,看着儿孙满堂,眼里是藏不住的满足。

他如今虽不再具体管族里琐事,但精神头极好,每日里听听广播,看看报纸,对省内乃至全国的大事都门清。

父亲林永年则站在窗边,似乎刚打完电话,眉宇间还带着一丝处理公务后的凝思,但看到妻儿回来,也立刻舒展了眉头,露出温和的笑意。

这是一间融合了中式格局与些许新式便利的堂屋。

传统的八仙桌、条案、太师椅一应俱全,擦拭得一尘不染。

条案上供着祖先牌位,旁边却醒目地放着一台崭新的山西牌收音机。

墙角立着铸铁的暖气片,散发着持续稳定的热量,取代了传统炭盆的烟熏火燎。

明亮的电灯光线洒满每个角落,将窗棂上新贴的剪纸映得红艳艳的。

“砚儿,听说今天交易所那边,又是满堂红?”

林永年走过来,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语气带着赞许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