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太原新颜(2 / 3)

加入书签

>他的手指在地图,“我初步研判,可规划建设两座年产两百万吨级的现代化钢铁厂。”

“同时,”他继续说道,“依托丰富的羊毛资源和未来可能发展的棉花种植,可在原料产地附近,就近建设两座大型的、具备先进设备的纺织厂,一则消化本地原料,二则满足军民被服需求,三则可产出优质毛纺、棉纺制品参与市场竞争。”

最后,他谈到了经济作物与林业。

“北疆并非只有牧草。在一些水土条件适宜的区域,可大规模推广种植棉花,目标面积可达一千万亩,这将为我省的纺织工业提供坚实的原料基础。”

“此外,还可大力发展经济林业,特别是种植三百万亩文冠果等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的树种,其果实可榨取高品质油脂,用途广泛。”

他回到座位坐下,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年产数百万吨的钢铁、千万亩的棉田、满足五千万人需求的畜牧业,这些数字远超常规认知,若非提出者是素有善财童子之名、且屡创奇迹的林砚,只怕立刻会引来一片驳斥与嘲笑。

然而,正因他是林砚,是那个让领航者公司年入过亿、让山西财政扭亏为盈、让阎督军都另眼相看的“小军师”,在场众人即便心中惊涛骇浪,也不得不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考其可行性。

质疑的声音被压了下去,讨论的重点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如何将这幅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短暂的沉寂后,一位实业界的人士率先开口,提出了最现实的顾虑:“林少爷高瞻远瞩,令我等佩服。只是如此庞大的产业规划,无论是开矿、建厂还是垦殖,需要数百万,甚至千万的人力。北疆地广人稀,本地劳力远远不足,这人口从何而来?大规模移民,又谈何容易?”

他的问题,代表了在场许多人的心声。

一时间,所有目光再次聚焦到林砚身上。

林砚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父亲。

林永年会意,轻轻敲了敲桌面,接过话头,语气沉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底气:

“李老板所虑极是。不过,关于人口问题,我这里倒有一组最新的数据可供参考。”

他环视众人,缓缓道,“根据民政司上月汇总的报表,过去一年,我山西已是全国最大的人口净流入省份。

仅登记的、符合落户条件的新增户籍,就超过一百万户,人口逾五百万人。

这股势头,目前非但没有减缓,反而随着我省工矿业和商业的持续繁荣,仍在加速。”

他顿了顿,强调道:

“这意味着,我们并非无人可用,而是有源源不断的人力正在涌入山西。

下一步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和利益驱动,将这部分富余的、或是寻求新机会的劳动力,有序地引向北疆,参与开发建设。

此事,民政司正在拟定详细章程。”

林永年用官方数据和明确的工作方向,有力地回应了人口疑虑。

这时,主管交通的官员紧接着提问:

“即便人力可解,北疆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乃是痼疾。

要将如此海量的物资、人员运进去,将产品运出来,没有畅通的道路和铁路,一切都是空谈。

这交通问题,又当如何破解?”

这次,不等林砚或林永年开口,旁边一位参与了前期规划的技术官员便主动答道:

“王主事放心,交通规划已同步启动。

依据阎长官之前指示的北疆开发,交通先行原则,我们已初步勘定数条铁路和省级公路干线走向。

计划优先修建连接大同、归化、包头的铁路动脉,同时修筑多条辐射主要矿区、牧区、农垦区的支线公路。

筑路的建材、劳工、资金,领航者公司和省府将协同解决。”

“那民政管理呢?”又有人问,“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和开发,必然涉及土地划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