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钢铁与水泥重塑的太原城(2 / 2)

加入书签

林砚经过太原火车站。

站前广场比他记忆中扩大了数倍,用水泥硬化得平整光滑。

站房显然经过了扩建和翻新,窗户宽大明亮。

广场一侧,停放着整整一排等待拉客的通途马车,车夫们井然有序地排队等候。

另一侧,则是几辆漆着领航者货运字样的泰山重卡,正在装卸从火车皮上转运下来的货物——可能是来自天津港的机器设备,也可能是即将发往各地的工业品。

人流、物流在这里高效地汇聚、分流,火车站真正成为了这座城市跳动不息的心脏。

他甚至看到一队大约二十人、穿着崭新藏蓝色制服、背着统一背包、步伐整齐的青年男女,在一个像是教员模样的人的带领下,走向火车站。

他们胸前的徽章表明,这是领航者技术学校的学员,很可能是要前往晋城或长治的工厂进行实习。

教育,正在为这个新生的工业体系输送着新鲜血液。

穿过最繁华的街区,走向相对安静的居住区。

这里的变化不那么剧烈,但细节处可见端倪:

不少院落门口堆放着领航者水泥厂标志性的灰色纸袋(里面是用于修补房屋或搭建灶台的水泥),一些窗户换上了明亮的玻璃,甚至有一两家院子里传出了无线电广播的声音——虽然夹杂着噪音,但依稀能听到是太原光明电灯公司电台播放的晋剧唱段或简明新闻。

无线电实验室的成果,已经开始以另一种形式融入日常生活。

夕阳彻底沉入地平线,夜色笼罩下来。

但太原城并未沉睡,那些亮起的电灯比以往任何时代的夜晚都要多,勾勒出街道和建筑的轮廓。

工业区的方向依然传来低沉的、永不间歇的嗡鸣,那是这座城市新的脉搏声。

林砚缓缓走着,这一切景象如同流水般掠过他的眼眸。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变,却是一种更深层、更扎实的浸润式改变。

领航者公司就像一台巨大的、无形的引擎,不仅自身在轰鸣生长,更通过其产品——水泥、钢铁、布匹、车辆、电力、药物、食品——如同无数根细小的毛细血管,渗透到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重塑着它的道路、建筑、商业、交通、卫生乃至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

这一切,都源于几年前那个藏在深山小村里的、不起眼的起点。

如今,钢铁与水泥的洪流正不可阻挡地漫延开来,按照他的意志,重新塑造着这片土地的模样。

他回到住所门前,最后回望了一眼那片灯火渐起的城市。

这仅仅是开始。

大同战略将把这种改变推向更北方,而终有一天,这股由工业、科技与信念汇聚而成的洪流,将冲刷更广阔的天地。

他的目光沉静而坚定,推门走了进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