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铁蹄蓝图通衢志(2 / 3)

加入书签

具,强调舒适性、安全性与奢华品味,彰显身份。

设计目标:极致舒适、行驶平稳、内饰豪华、外观典雅。

牵引配置:单匹最优秀的佩尔什马。佩尔什马力量与优雅并存,虽然绝对拉力略逊于夏尔马,但步伐平稳、气质高贵,且单匹拉动重量在1-1.2吨的马车绰绰有余,非常适合作为高级私人座驾的动力。

车体结构:

车架:轻量化但坚固的榆木或白蜡木车架,大量使用榫卯结构,结合少量钢制加固件。

悬挂系统:核心特色!首次大规模应用钢制板簧减震系统(前后桥均配备),这是保证舒适性的关键。板簧由太原工业区正在试制的弹簧钢制成。

车轮:四轮设计。前轮较小(直径约1.2米),负责转向;后轮较大(直径约1.5米),负责驱动。全部配备充气橡胶轮胎(组织公司内部公关),极大提升行驶平顺性和静音效果。

车厢:封闭式车厢,流线型设计,减少风阻。外壳采用优质木材,表面抛光上漆,镶嵌金属饰条。车窗安装自产透明玻璃。

内饰与数据:

车厢内部:软包真皮座椅(内置柔软填充物),实木内饰面板,铺设地毯,设有小型储物格和汽灯。

乘坐人数:4-5人(面对面前后两排座椅)。

空车重量:~0.9吨

设计总重:~1.5吨(载客5人及行李约150-200kg)

最高速度:平原良好路面可达~30公里/小时(平稳前提下)。

特色:注重细节,如车门铰链的精致度、车窗窗帘的用料、车夫座位的舒适度等。这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件移动的艺术品和身份象征。

第三辆:大型客运马车(通途型)

旨在解决工业区与太原城之间,以及未来城市内部日益增长的人员流动需求,提供一种比传统轿子或小马车更高效、更舒适的公共交通工具。

设计目标:载客量大、成本可控、安全可靠、乘坐体验优于现有交通工具。

牵引配置:两匹佩尔什马并列牵引。佩尔什马耐力好,步伐稳健,适合中距离、多频次的客运任务。两匹马合作,能提供充足且持续的动力。

车体结构:

车架:坚固的栎木车架,强调耐用性和承载性。

悬挂系统:配备简化版的板簧系统(主要在后轴),保证基本舒适性,控制成本。

车轮:四轮设计,类似青云型但更大更简朴。轮径约1.4米(前)和1.6米(后),使用实心橡胶胎(降低成本,提高耐用性)。

车厢:半封闭式车厢,有顶棚和车窗(可卷起的防水布侧帘),两侧设有长条座椅。设有车门和上下车踏板。

数据指标:

车厢容积:内部长约3.5米,宽约2米。

乘坐人数:最多可容纳12-14名乘客(两侧长椅对坐,中间可加小板凳)。

空车重量:~1.1吨

设计总重:~2.4吨(载客14人及行李约200-250kg,在两匹佩尔什马合力牵引的舒适范围内)

运营速度:平原良好路面维持~25公里/小时。

应用场景:作为工业区的通勤班车,未来也可作为太原城市内的公共马车线路运营,连接火车站、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

林砚落下最后一笔,长长舒了口气。

三份设计图详略得当地铺在桌上,不仅有效果草图,更有重要的结构示意图和尺寸标注,甚至关键部件的材料要求也一一注明。

“好了,”他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有了它们,这些大家伙才算真正找到了用武之地。工业区的运输瓶颈可以大大缓解,娘出门也更舒服,以后工人们上下工也就不用全靠两条腿了。”

顾云菲看着那辆漂亮的青云马车,满眼小星星:“哇,贞姨坐这个车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