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2075万元(1 / 3)

加入书签

太原总行地下发现巨额藏银的消息,被严格封锁在最小的知情范围内。

清点、转运、重新熔铸的工作在绝对保密的状态下高效进行。

处理完地下金库的惊人发现,林砚和苏婉贞并未在太原过多停留。

巨额财富的涌入,意味着原先的许多计划可以更大胆、更快速地推进,但也对最核心的金融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们需要立刻返回真正的根基之地——长治林家村。

几日后的一个清晨,林家村后山一处戒备异常森严的谷地。

这里在外界看来,只是领航者公司一个普通的高级包装材料厂,代号——“墨池”。

穿过层层明哨暗卡和需要多重口令才能开启的厚重铁门,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

厂房内部明亮、洁净,与想象中机器轰鸣的工厂截然不同,反而带着一种近乎实验室的精密和安静。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特殊的油墨气味。

几台保养得极好、泛着德国精密机械特有冷光的机器正在低鸣运转。

这些,正是当初从青岛拆运回来的、原德华银行旗下印刷厂最先进的小型印钞设备和配套的雕版、制版设备。

“夫人,砚哥儿。”负责墨池的是一位沉默寡言、手指却异常灵巧的老师傅,姓秦,原是上海商务印书馆最顶尖的雕版师傅之一,被苏婉贞重金请来。

他指着正在试机的一台双色凹印机介绍道:“设备已经全部调试完毕。德国人的机器确实精巧,误差极小。我们按照您提供的图样和油墨配方,试印了几批样品,请过目。”

他递过来几张崭新的纸币样品。

纸张挺括,触感独特,带着明显的韧性。图案清晰精美,线条细腻,色彩过渡均匀。

正面是磅礴的太行山图案,下方是晋兴银行字样和面额;背面则是复杂的几何花纹和防伪底纹。用手触摸主要图案区域,能感受到明显的凹凸感,这是凹印技术的特征。

苏婉贞仔细检查着每一处细节:水印是否清晰、安全线是否埋设平整、色彩是否准确、编号有无错乱。

她甚至拿出一个高倍放大镜,观察着微缩文字和极细的底纹线条。

“不错。”良久,她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凹凸感、色彩、纸张,都达到了要求。防伪要素也全部体现出来了。秦师傅,辛苦了。”

秦师傅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份内之事。有了这些机器和您提供的特殊纸张、油墨配方,若是还能出岔子,老朽也没脸待在这里了。”

林砚也拿起一张样品看了看。

这几乎是这个时代能达到的最高印刷水准了,足以媲美甚至超越许多外资银行的钞票。

更重要的是,从纸张制造(使用太行山特产的优质桑皮、楮皮纤维,并在林砚指导下添加了特殊标记物),到油墨配方,最后到雕版印刷,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都尽可能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产量如何?”林砚问道。

“如果机器全开,日夜两班倒,月产各类券别钞票约莫一百五十万元至二百万元之间。”秦师傅答道,“若还需扩大,就需要添置新机器了。”

“暂时够用了。”苏婉贞接口道,“首批印制的,主要是用于替换旧式银票和支撑新分行开业的一元、五元、十元主币。辅币和更大面额的,暂缓。”

看完了印钞厂,他们又来到了相隔不远的另一处同样守卫森严的厂区——银币铸造厂。

这里的气氛则截然不同,充满了金属的热力和撞击声。

高大的熔炉燃烧着,将重新熔炼好的白银化作灼热的银水。

银水流入刻有晋兴银行·壹圆字样及稻穗图案的钢模中,冷却后形成粗糙的银坯。

经过冲压、滚边、抛光等工序,最终变成一枚枚闪烁着柔和银光、图案清晰、边齿规整的崭新银元。

“叮当——叮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