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太原重型机械制造局(2 / 3)

加入书签

隔绝了大半。

阎长官脸上的兴奋渐渐褪去,染上了一层深深的凝重。

他搓着手,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然后看向安静站在那里的林砚,叹了口气:

“砚儿,你是极聪明的孩子,伯伯也不跟你绕弯子。这修械所,眼下看着红火,但瓶颈大得很啊!”

他压低了声音,“机器是好,可许多关键的材料,咱们自己炼的钢还是不过关,韧性、强度都差一截,造造步枪还凑合,真要造重机枪、造管退炮,根本不行!还得花大价钱、看人脸色从外洋买!”

他走到窗前,指着窗外更远处正在平整的土地:“我的心思,是想趁着欧战打起来,洋人顾不上东方的空档,把这修械所,真正扩建成一个能自个儿造枪造炮的兵工厂!不再是小打小闹的修理!”

他的目光变得火热,却又迅速被忧虑覆盖:“可是难啊!一来是技术,顶尖的技师、工程师,难寻!二来是资金,这就是个吞金兽!第三,也是最要命的……”

他顿住了,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盯着林砚,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如同耳语:“北京那边袁大总统的心思,谁也摸不准。咱们这般私下里大肆扩充军备,若是被有心人扣上个图谋不轨的帽子。唉!”

他重重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不甘与忌惮:“所以,伯伯今天找你来,是想听听你的想法。你这孩子,眼光毒,心思活,总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路子。你觉得,这事儿,该怎么操持,才能既把厂子建起来,又能堵住上面的嘴,至少,别让人立刻抓到把柄?”

阎长官说完,目光紧紧锁定林砚,眼神里充满了期待,此刻在他心中,眼前这个孩子的价值,远超十个师的谋士。

林砚静静地听着,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他走到办公室那张简陋的山西地图前,看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看向阎长官,清澈的童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响起,说出的话却让阎长官心头猛地一跳:

“阎伯伯,为何非要叫兵工厂呢?”

阎长官被林砚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问得一愣,下意识回道:“不叫兵工厂叫什么?它造的就是枪炮子弹嘛!”

林砚转过身,小小的身子站在巨大的地图前,却自有一股沉静的气度。

他抬起手指,指尖在地图上太原城的位置点了点,然后缓缓向外划了一个圈,声音清晰而平稳:

“叫兵工厂,目标太大,太扎眼。北京方面一听,首先想到的就是割据、藩镇、尾大不掉。”他顿了顿,看向阎长官,“伯伯担心的,不就是这个名分吗?”

阎长官眉头紧锁,点了点头:“是这个理儿。可实情如此,瞒是瞒不住的。”

“我们不瞒。”林砚摇了摇头,嘴角露出一丝与他年龄极不相符的、近乎狡黠的笑意,“我们换个说法。不叫山西陆军兵工厂,我们可以叫山西重工业综合示范特区,或者更直白点——太原重型机械制造局。”

“重工业?机械制造局?”阎长官重复着这两个词,眼神里带着困惑,但似乎又捕捉到了一丝灵光。

“对。”林砚的指尖在地图上那个圈内划过,“在这个特区或者局里,我们不仅可以修械、造枪炮,我们还可以——”

“大力生产民用机械。矿山机械、水利设备、乃至锅炉、机床。这些都是发展地方实业、造福桑梓的善政,名正言顺,谁也挑不出错处。”

“再利用现有钢铁和加工能力,承接铁路器材、桥梁构件的订单。正太路、即将修建的同蒲路,都需要海量的钢轨、铆钉、道岔。这是支持国家交通建设。”

“甚至可以成立专门的农具研究股,研发和生产新式犁、抽水机等,上报北京,还能博个重视民生、推广农业新技术的美名。”

阎长官听得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呼吸也不由自主地微微急促。

他隐隐抓住了林砚话中的关键。

林砚继续道,语气带着一种冰冷的务实: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