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点火成功(2 / 4)
心不在焉,目光更多地飘向那沉默的高炉。
接着是苏伯钧代表地方士绅和苏家讲话。
他的发言务实简短了许多,着重感谢了德国礼和洋行的技术支持、山西省政府(尤其是阎锡山)的鼎力相助、以及所有债券持有者和建设者的辛勤付出。
最后,他提高声音:“今日,枯树岭将不再只产出矿石与黄土!它将流出炽热的铁水,铸就三晋大地的工业脊梁!”
轮到施密特了。
他走上台,身形挺拔,表情一如既往的严肃。他没有讲稿,通过吴文渊的翻译,声音冷静而清晰: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完成了合同约定的任务。这座高炉,以及与之配套的所有系统,是按照德国克虏伯与西门子的最高标准设计、建造、安装、调试的。它凝聚了日耳曼工程师的智慧,也凝聚了中国工匠和工人的汗水。”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那些穿着工装、脸上带着自豪与疲惫的中方工人们。
“但今天,不是结束。对于钢铁基地而言,今天才是它生命的真正开始。能否顺利产出第一炉合格的生铁,能否在未来漫长岁月里稳定运行,产出优质的钢铁,取决于接下来操作和维护它的人。”
他的目光落在陈志远等人身上,“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谢谢。”
简短有力,甚至带着一丝德国式的冷峻警告,却让台下许多深知建设艰辛的中外技术人员默默点头。
最后,苏承业走到麦克风前。
他没有看讲稿,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扫过高炉,扫过远处的矿山和新建的厂区。他的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却充满了力量:
“诸位!多余的客气话,我不说了!这一年,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死了多少脑细胞,在座的很多人都清楚!德方的专家们,背井离乡,把技术和标准带到了枯树岭!我们的工人师傅们,夜以继日,把图纸变成了钢铁!”
他猛地一挥手,指向那巍峨的高炉:“现在,它就立在这儿!它不认你是东家还是伙计!它只认标准!只认规程!只认汗水和技术!它就是我们所有人,用血汗和信念,浇铸出来的一个希望!”
“我宣布!”苏承业的声音陡然拔到最高,“枯树岭钢铁基地一号高炉,点火——!”
“轰!!!”
早已准备在炉前的点火器被启动,一股炽热的火焰猛地窜入炉膛,点燃了焦炭。
鼓风机开始低沉地轰鸣,将巨大的风量送入炉内。
高炉顶端,巨大的放散管先是喷出一股浓重的白色蒸汽,随即逐渐变为淡黄色、继而灰黑色的烟尘,如同巨兽苏醒后的第一次呼吸,带着沉重的力量感,直冲云霄。
人群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掌声!
李伯仁矜持地鼓掌。
苏伯钧抚须微笑。
苏承勇下意识地按了按腰间的枪套,确保安全。
债券持有者们兴奋地交头接耳,指指点点。
铁锅张、镰刀王等人看得目瞪口呆,他们打了一辈子铁,何曾见过这等点燃一座“铁山”的场面!
但这仅仅是开始。
高炉点火后,需要一段时间的烘炉和加料,才能迎来真正的出铁。
参观的队伍在苏承业和施密特等人的引导下,开始移动。
他们参观了庞大的选矿车间,看着巨大的破碎机将矿石吞入、吐出;参观了回收式焦炉,感受着那灼人的热浪和刺鼻的化学气味;参观了发出持续低沉嗡鸣的西门子发电厂,看着巨大的蒸汽轮机平稳运转;最后,来到了平炉车间和轧钢区。
债券持有者们大多看个热闹,惊叹于设备的庞大和复杂。
而李伯仁、苏伯钧等懂行的人,则更关注细节。
李伯仁仔细询问了发电厂的供电能力能否覆盖县城部分需求。
苏伯钧则更关心焦炭的质量和产量,以及未来对晋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