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巨舰和新苗(3 / 3)

加入书签

门槛和严格的程序,将纯粹的求助变成了严肃的商业谈判。

与此同时,另一股清新的潜流也开始涌动。

几个穿着学生装或洋派西服的年轻人,鼓起勇气,递上了他们略显简陋的名片——振兴化学工业社、太原无线电器材研习所、三晋新式农具推广公司。

这些年轻人,有的是国内新式学堂毕业,更有两位是刚从日本、德国归来的留学生。他们带来的不是沉重的报告,而是炽热的梦想、新颖的理念和一些虽显粗糙却充满巧思的样品或图纸。

“苏行长!我们能用本地煤炭炼出焦炭,并提取氨水、焦油等副产品,此乃化工之基!”

“我们正在试制矿石收音机,虽简陋,但若能规模化,信息传播将大为改观!”

“这是我等设计的新式犁铧和打谷机,比旧式农具效率提升三成不止!只需一笔钱建个小作坊…”

他们眼神炽热,言语间充满了改变世界的激情,却也对市场、资本、管理近乎懵懂。

面对他们,苏婉贞的神色柔和了许多。她耐心地听着那些略显激动的阐述,甚至拿起那些简陋的样品仔细端详。

“想法很好。”她通常会先给予肯定,然后话锋一转,提出现实的问题,“但化工生产,安全与环保如何解决?无线电器材,元件从何而来?农具推广,农户可愿接受,成本几何?”

问题往往问得年轻人面面相觑,但他们眼中求知的火焰并未熄灭。

“这样吧,”苏婉贞会给出一个折中的方案,“诸位可将详细的计划书,哪怕是你们手写的想法和图纸,提交上来。晋兴银行下设有一个青年创业资助评估小组,会对有潜力的项目提供小额启动资金或无息贷款,并安排经验丰富的掌柜给予商业指导。或许,未来领航者的工业区内,可以给你们预留一小块试验场地。”

这并非巨额的投入,却像是一扇微开的门,给了那些充满锐气却无处着力的年轻人一线宝贵的希望。

送走又一波访客,苏婉贞轻轻揉了揉眉心。

周世安递上一杯新沏的热茶,感叹道:“苏行长,这真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巨舰,一边是跃跃欲试的新苗。都是吞金的窟窿,却也都关系着山西的未来。”

苏婉贞接过茶杯,目光透过氤氲的热气,看向窗外太原城初春的天空。

“巨舰要修,不然会沉没,拖累一整船的人。新苗更要扶,他们是未来的方向。晋兴和领航者的角色,就是要在风险与收益、现实与未来之间,找到最恰当的平衡点。”

她抿了一口茶,语气重新变得坚定:“通知领航者公司,尽快抽调精干账房、懂洋文的经理,以及机械、化工方面的顾问,组成一个特别项目评估组,火速赶来太原。这些项目移交给他们负责,我们只专注负责金融事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