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长太公路通车(2 / 3)
不用受那颠簸苦了!”
人群沸腾了,许多人不由自主地跟着车队的方向涌去,想要亲身感受一下这新路的感觉。
阎长官看着眼前景象,看着那支象征着现代化与效率的车队驶向远方,脸上露出了极其满意的笑容。
他特意招手将林永年叫到身边,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又对左右官员朗声道:“林县长年轻有为,勇于任事,乃我山西干才!此路之成,厥功至伟!”
这话,既是对林永年的肯定,更是对长治模式和其背后那股新兴力量的公开背书与褒奖。台上的官员、士绅们纷纷向林永年投去赞赏和祝贺的目光。
长太公路通车的盛况与那支平稳疾驰、瞬间远去的车队,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醒了沉浸在千年古城迷梦中的太原官场。
仪式现场的欢呼声尚未完全散去,一种混合着震惊、羞愧、焦灼乃至不服气的情绪,便开始在山西省府各衙门的签押房、会客厅乃至茶余饭后的闲谈中迅速发酵、蔓延。
“三百里!全是水泥!说修通就修通了!”建设厅的一位科长拿着《并州新报》,手指点着头版通栏标题下的通车照片,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这才多久?半年?一年?他们哪来那么多钱?哪来那么多人手?”
“领航者公司、晋兴银行、发行债券…”另一位同僚喃喃道,这些名词以往只觉得是偏远小县的自娱自乐,如今却显得如此扎眼而有力,“竟真让他们办成了!还是自筹的资金!没要省里一个铜板!”
更大的冲击来自于对比。
许多官员,甚至是中上层官员,此刻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在过去的灾荒之年,当太原还在为城防、治安、救济流民以及各级衙门的开支吵嚷不休、左支右绌时,长治那个小地方竟然不声不响地干成了如此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我等平日里只道长治偏远,林永年不过借了其子的运气。如今看来…”一位须发花白的幕僚捻着胡须,摇头叹息,“是我等坐井观天了。此路一通则地缘大变,长治凭借此路与那领航者公司,已非吴下阿蒙!”
这种认知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和紧迫感。
太原是省府,是山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古便是三晋首善之区。如今,竟被下属的一个县,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上远远甩在了身后?这脸面往哪里搁?
“岂有此理!”实业厅长在内部会议上,将茶杯顿得哐当作响,“我太原规划多年的环城路、通往各主要矿区的支线,至今还大多停留在图纸上!为何?不就是卡在钱粮二字上!如今长治倒给我们这些省府大员上了一课!”
“他们能发债修路,我们为何不能?”
财政厅的官员们脸色更是难看,长太公路的成功,仿佛映衬出他们的无能,“督座已在问,教育厅都已成功发行了两期彩票,为何我们建设厅不见行动?太原连通正太铁路火车站的道路,何时能铺上水泥?还有通往汾河码头、通往几个新规划工业区的路,难道都要等长治人来帮我们修吗?”
一股憋屈又憋闷的劲头,如同地下奔涌的岩浆,在太原各级官员的心中涌动。不能再等了!绝不能被一个县比下去!
几乎不需要更高层的明确指令,一种自发的、强烈的追赶意识已经形成。
建设厅第一时间调集了所有关于太原道路规划的档案图纸,灯火通明地重新论证、修改;财政厅的算盘声日夜不息,开始疯狂核算以长太模式发行市政建设公债的可行性与额度;甚至以往互相扯皮、办事拖拉的各个衙门,在修路这件事上,也突然变得高效起来,批文流转的速度快得惊人。
请柬再次雪片般飞向晋兴银行太原总行,但这次的主题不再是泛泛而谈的合作,而是具体而迫切地咨询市政建设公债发行的具体流程、工程招标的注意事项、水泥原料的供应及成本控制。
总行的沈经理忽然变得异常忙碌,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拨来自不同衙门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